作者中心
投稿及查询
作者须知
论文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审稿中心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精彩推荐
更多>>
特邀
更多>>
前沿热点
更多>>
科学人物
更多>>
友情链接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35卷 第03期 刊出日期:2018-06-28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报告
姜黄素预处理对干热环境大鼠骨骼肌组织学及超微结构变化的影响
张东辉,薛晓玉,谢 志,唐 军, 李建瑛 ,许 琴, 是文辉, 李佳佳, 董 翔, 马 娜, 宋来阳 ,刘江伟
2018, 35(03): 1.
摘要
(
)
PDF
(1382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姜黄素预处理对干热环境暴露大鼠骨骼肌的影响。方法 选取6~8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200只,每组40只,随机分组(盐水组、溶剂组、姜黄素低剂量预处理组、姜黄素中剂量预处理组、姜黄素高剂量预处理组),各组连续7 d等体积灌胃,第8天置于西北特殊环境人工实验舱,设定沙漠干热环境气候模式[(温度(41±0.5)℃,湿度(10±1)%)],分别在0 min、50 min、100 min、150 min时间点,各组随机取10只出舱麻醉,采集下腔静脉血液用于测定肌红蛋白含量;取部分股二头肌于甲醛溶液中固定用于光镜下观察,随机选取5个视野对白肌进行灰度测量,于50 min、150 min从盐水组、姜黄素高浓度组大鼠股二头肌中取1 mm×1mm×1 mm组织块置于锇酸中固定用于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1.光镜下观察结果显示:盐水组、姜黄素高浓度组在干热环境中随时间延长同根肌纤维部分区域颜色变淡,变淡区域逐渐增多,盐水组变淡区域逐渐变为白色,姜黄素高浓度组变淡区域呈淡红色;并且随时间延长颜色变淡的肌纤维数量逐渐增多,尤其盐水组增多明显; 2.透射电镜观察表明干热环境盐水组以线粒体减少为主要组织学改变;姜黄素高浓度组与盐水组相比线粒体数量减少的较少,姜黄素高浓度组可见线粒体堆集的增生迹象;3.干热环境中各组血液中肌红蛋白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4.灰度扫描结果提示:盐水组和溶剂组,从0 min到150 min,灰度值逐渐升高,150 min明显高于0 min组(P0.05);在100 min和150 min时,姜黄素中、高浓度组灰度值较溶剂组和盐水组下降明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姜黄素预处理能够减少干热环境大鼠骨骼肌从红肌转化为白肌的数量,对骨骼肌线粒体的减少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提示姜黄素预处理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干热环境骨骼肌线粒体的稳定性,推测其对于干热环境下劳力型热射病并发的横纹肌溶解及继发的多脏器功能障碍可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姜黄素预处理对干热环境热射病大鼠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
马 娜,李佳佳,周 静,董 翔,路 军,唐 军,李建瑛,是文辉,许 琴,张东辉,宋来阳, 刘江伟
2018, 35(03): 7.
摘要
(
)
PDF
(1382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姜黄素预处理对沙漠干热环境热射病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SPF级6~8周龄雄性SD大鼠50只,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10):常温对照组(NC),干热对照组(DHC),姜黄素50 mg/kg体质量预处理组(L-cur),姜黄素100 mg/kg预处理组(M-cur),姜黄素200 mg/kg预处理组(H-cur)。NC、DHC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姜黄素预处理组给予不同浓度的姜黄素灌胃,每天1次,连续7 d。第8天除NC组外,其余4组大鼠转移至西北特殊环境人工实验舱内进行实验,环境温度(41±0.5)℃,湿度(10±1)%。实验的第150分钟达到热射病状态,麻醉后取材。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检测大鼠血清心肌酶CK(磷酸肌酸激酶)、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LDH(乳酸脱氢酶)的变化,HE染色法观察心肌病理学变化,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干热对照组大鼠血清心肌酶CK、CK-MB、LDH 较常温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姜黄素预处理组CK、CK-MB、LDH 均随药物浓度增加而降低,姜黄素各个预处理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HE染色结果提示:干热对照组心肌组织随热暴露时间延长充血、出血现象逐渐加重,姜黄素干预组使心肌组织充血、出血得到缓解,尤以高浓度组明显。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DHC组心肌细胞线粒体肿胀,线粒脊结构紊乱,部分肌丝断裂,部分线粒体排列不规则,并随热暴露时间延长,心肌细胞损伤逐渐加重;姜黄素干预组心肌细胞线粒体结构较完整,胞核膜清晰,核仁数量较多,Z线较为清晰,排列较为规则,干预效果明显。结论 姜黄素预处理对沙漠干热环境下热射病大鼠的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效果与姜黄素浓度有关。
肝癌临床标本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及其影像学评估
谭邓旭 ,张彩勤 ,赵宁宁, 张 贺, 赵 勇, 白 冰, 师长宏
2018, 35(03): 12.
摘要
(
)
PDF
(1382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基于临床肝癌手术标本的原位移植(patient-derived orthotopic xenograft PDOX)模型,研究近红外荧光(Near-infrared fluorescence,NIRF)活体成像和PET/CT在模型评估中的应用。方法 将临床新鲜肝癌手术标本接种于重度免疫缺陷NPG小鼠皮下建立肝癌PDX模型,通过组织形态观察、STR分型检测和免疫组化分析对PDX模型进行评估。进一步将PDX模型肿瘤组织进行裸鼠肝原位移植建立PDOX模型,注射近红外荧光染料IR-783,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检测肿瘤的发生;尾静脉注射18F-FDG,通过小动物PET/CT观察确认肝原位肿瘤的生长。结果 STR分型结果表明PDX肿瘤的人源性特征,组织形态观察和免疫组化检测表明PDX肿瘤保持了原发肿瘤病理学特征;近红外荧光活体成像检测到肝脏肿瘤的发生;PET/CT可清晰观察到小鼠肝脏部位18F-FDG分子探针富集。结论 成功建立了肝癌PDOX模型,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和PET/CT影像技术可对该模型进行评估,为肝癌的治疗和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动物模型。
高能脉冲氙光致眼组织损伤防护方法研究
龙 盘,严伟明, 陈 涛,王 喆, 张千里, 薛军辉, 张作明
2018, 35(03): 17.
摘要
(
)
PDF
(1382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估高能脉冲氙光对大鼠眼组织的损伤防护方法。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手术铺单组、薄白色塑料板组、薄棕色塑料板组、厚棕色塑料板组和阴性对照组(n=10)。大鼠固定于特制的固定器中,高能脉冲氙光消毒机每次照射5 min(5 d,2次/d)。末次照射完毕后,裂隙灯、全视野视网膜电图、相干光断层成像(OCT)、眼底彩照以及病理组织HE染色被用于评估眼组织损伤。结果 阳性对照组,手术铺单防护组和白色薄塑料板防护组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大于阴性对照组(P<0.05);阳性对照组和手术铺单防护组暗视3.0反应和明视3.0反应的b波振幅显著小于阴性对照组(P<0.05);b波峰时值大于阴性对照组(P<0.05);阳性对照组和手术铺单防护组∑OPs1-4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OCT示阳性对照组和手术铺单组的视网膜外核层厚度小于阴性对照组(P<0.05);HE染色结果与其相同。眼底彩照示阳性对照组及各防护组眼底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手术铺单、白色薄塑料板、棕色薄塑料板和棕色厚塑料板对高能脉冲氙光均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其中手术铺单防护作用较弱。
BABL/c突变卷毛小鼠免疫学特性指标的分析
李晓娟,张巧云, 汤紫荣, 冯 帆, 孙慧伟, 李 润,李瑞生
2018, 35(03): 25.
摘要
(
)
PDF
(1382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BALB/c突变卷毛小鼠与BALB/c小鼠之间的免疫学指标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选择6周龄的BALB/c突变卷毛小鼠和BALB/c小鼠各20只(雌雄各半),分别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6项血液免疫细胞指标;使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4项抗体和补体指标;ELISA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2、IL-4水平;并对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小鼠NE、NE#和MO的雌性及组间结果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两组小鼠LY的雌性结果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小鼠IgM的性别及组间结果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两组小鼠的IgG和C3的雄性及组间结果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小鼠IL-4的雌性及组间结果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BALB/c突变卷毛小鼠和BALB/c小鼠的血液免疫学指标存在差异,提示突变基因可能对小鼠的免疫系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微生物气溶胶与有害气体联合吸入动态暴露动物模型建立及评价
唐 瑛, 任小孟, 陈双红, 徐雄利, 刘李娜, 焦 勇
2018, 35(03): 29.
摘要
(
)
PDF
(1382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建立甲醛((Formaldehyde, FA))与铜绿假单胞菌ATCC15692(Pseudomonas aeruginosa, PAO1)气溶胶联合吸入暴露的大鼠呼吸系统损伤模型。方法 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31只(中科院实验动物中心),体质量(180±10) 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7只)、(3.4±0.3) mg/m3 FA吸入暴露组(8只)、(0.5~1)×107 cfu/m3 PAO1气溶胶吸入暴露组(8只)、FA联合PAO1气溶胶吸入暴露组(8只)。用HOPE-MED 8050型动态气溶胶暴露舱建立大鼠染毒暴露模型,HE染色法检测肺组织结构损伤,ELISA方法测血清IgM、白介素-1β(interleukin-1 beta, IL-1β)、白介素-8(interleukin-8, 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clara细胞分泌蛋白(clara cell secret protein, CC10)因子分泌水平。发光比色法检测血清SOD活性。结果 组织形态学观察显示,3实验组大鼠肺泡间隔增宽、肺间质水肿、肺组织内炎性细胞侵润,肺组织细胞凋亡数明显增加,以FA与PAO1联合暴露组病理学改变最明显。血清学结果显示,3实验组IgM、 TNF-α、IL-1β、IL-8水平、SOD活性升高,以联合暴露吸入组升高更显著(P0.05)。结论 甲醛与PAO1联合暴露后明显促进大鼠肺组织叠加损伤效应。
腺病毒介导BMP-4转染兔SMSCs软骨分化研究
卫旭东, 党 源, 温福利, 薛来恩, 张诗兰, 郑和平
2018, 35(03): 34.
摘要
(
)
PDF
(1382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腺病毒介导BMP-4并带有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转染兔滑膜间充质干细胞(SMSCs)向软骨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方法 兔膝关节腔取材,用Ⅰ型胶原酶消化分离获取SMSCs,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表面标记物。构建包含BMP-4基因和EGFP基因的腺病毒载体(Ad-BMP-4)并包装病毒。用不同感染复数(MOI分别为50、100、200、300、400、500)的病毒感染SMSCs,观察各组转染效率及检测不同MOI条件下细胞生长曲线,确定最合适的病毒感染滴度。进而应用ELISA检测分析染后的SMSCs是否进入软骨细胞分化谱系。结果 经分离纯化后获取的SMSCs形态学表现出间充质干细胞应有的结构,表面标记蛋白CD44、CD90高度表达,但CD34、CD45基本不表达,符合SMSCs的特征。分别以50、100、200、300、400、500MOI感染后,感染效率分别为54.3%、72.2%、77.8%、85%、86.6%、89.3%,而且感染效率依赖MOI高低,结合生长曲线300MOI为最佳感染滴度。ELISA法检测发现BMP-4显著高表达,同时软骨基因相关蛋白SOX9、COLⅡ及AGC蛋白也高表达。结论 应用300MOI重组腺病毒感染兔SMSCs细胞,能维持细胞正常增殖水平,且能快速高效地表达BMP-4并激活其他软骨相关基因,可促使SMSCs向软骨细胞分化。
胰腺癌患者临床特征与异种移植模型的相关性
张 贺,张彩勤,赵 勇, 谭邓旭, 师长宏
2018, 35(03): 34.
摘要
(
)
PDF
(1382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胰腺癌临床标本异种移植(PDX)模型成模率的影响因素,提高临床样本的利用率。方法 采用裸鼠皮下移植的方法,建立稳定传代的胰腺癌PDX模型;综合分析62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信息和肿瘤病理学特征对成模率的影响;通过STR基因分型检测、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免疫组化检测P1代至P5代移植瘤和原发瘤的一致性。结果 成功建立29例胰腺癌PDX模型,并稳定传代至P5代,模型总体成功率为47%;患者年龄、性别、患病史等临床信息与模型成功率无显著相关性(P>0.05);肿瘤的大小与模型成功率显著相关(P0.05);P1代至P5代移植瘤在STR分型检测、组织病理学和特异性抗原CA19-9表达方面与原发瘤保持了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成功建立了29例胰腺癌PDX模型,与原发瘤保持了较好的相关性;移植瘤的大小及淋巴浸润情况是影响胰腺癌PDX模型成模的关键因素。
改良性柑橘果胶通过下调Galectin-3抑制膀胱癌细胞生长
方 天,吴 迪,梁 磊,胡文娟,董 敏, 许龙翔,恽时锋
2018, 35(03): 41.
摘要
(
)
PDF
(1382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检测改良性柑橘(MCP)对人膀胱癌增殖和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MTT检测膀胱癌细胞T24和J82细胞的活性。Western blot 检测T24和J82细胞中凋亡蛋白cv Caspase-3和cv PARP以及Galectin-3蛋白的表达水平。建立膀胱癌T24细胞皮下移植瘤裸鼠模型,灌胃MCP后,比较各组肿瘤重量和体积大小,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各组别的增殖蛋白Ki67和凋亡蛋白cv Caspase-3以及Galectin-3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性。显微镜观察分析结果。结果 MTT结果证实MCP对人膀胱癌细胞T24和J82细胞活力有抑制作用(P<0.05)。Western blot证实浓度为2.0% 的MCP组别中膀胱癌细胞凋亡蛋白表达明显增高。灌胃MCP对 T24移植瘤荷瘤裸鼠的肿瘤体积和重量均有明显的抑制(P<0.05),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定量分析表示700mg/kg组荷瘤鼠组织内Ki67和Caspase-3证实增殖指数降低(P<0.05), 其潜在靶点Galectin-3表达降低。结论 本课题研究显示MCP对膀胱癌细胞的增殖和存活的显著抑制作用,且Galectin-3表达降低。故MCP作为一种天然的膳食纤维,同样可以作为药物预防和治疗膀胱癌。
长期微重力暴露所致眼损伤疾病动物模型的构建
李向前, 任 泽, 严伟明, 龙盘, 陈 涛, 张作明
2018, 35(03): 52.
摘要
(
)
PDF
(1382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构建长期微重力暴露所致眼部损伤疾病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 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M4组和M8组)和对照组(N4组和N8组)。M4组和M8组采用30°尾部悬吊后肢去负荷的方法进行长期微重力效应的模拟,分别在造模4周和8周后,对相应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视网膜情况进行检查。采用视网膜电图(ERG)和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测视网膜功能,采用OCT和视网膜石蜡切片观察视网膜形态,同时通过小动物眼底成像系统进行眼底血管观察。结果 大鼠尾部悬吊处理4周后,其视网膜功能和结构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而尾部悬吊处理8周后,大鼠视网膜功能及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具体表现为ERG暗适应3.0反应振幅明显下降[(686.60±86.20)vs. (158.80±23.69)μV, P<0.05],VEP的P1波峰时值延长[(89.83±4.98) vs. (96.67±4.41)ms, P<0.05],OCT观察眼底可见其外核层变薄[(35.13±1.02)vs. (20.32±1.92)μm, P<0.05],眼底可见脉络膜血管血流增多。结论 SD大鼠尾部悬吊8周可以很好地模拟长期微重力环境暴露所致眼部损伤,可作为该现象发病机制研究较好的疾病动物模型。
高湿哮喘动物模型的建立
周欣芸, 周龙甫,陈 欣,向 熙, 呼永河
2018, 35(03): 59.
摘要
(
)
PDF
(1382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高湿环境对哮喘的影响,建立高湿损伤动物模型和高湿哮喘动物模型。方法 雌性BALB/c小鼠置于人工气候箱中模拟高湿环境,分为对照组(A组)、哮喘组(B组)、高湿组(C组)和高湿哮喘组(D组)。A组置于常温常湿条件下饲养,B组在常温常湿环境下饲养,并通过卵清蛋白(OVA)致敏和激发,C组置于常温高湿环境下饲养,D组在常温高湿环境下饲养,并通过卵清蛋白(OVA)致敏和激发。结果 B、C、D组与A组相比,出现不同程度的粪便稀烂、皮毛暗淡、行为暴躁、体质量减轻、血常规指标异常(P<0.05),B、D组免疫炎症反应、肺泡灌洗液嗜酸性细胞比例、肺部病理变化等情况明显高于A、C组(P<0.05),且D组炎症反应高于B组(P<0.05);结论 高湿环境可以诱导或者加剧哮喘症状,高湿哮喘动物模型可为在高湿环境中研究哮喘的发生、发展奠定基础。
原代小鼠卵巢上皮细胞TP53基因敲除及其生物学特征变化
张 涛,范君文,李 丹,李文龙,孙兆增,贺喜兵, 曾 林 ,邱业峰
2018, 35(03): 64.
摘要
(
)
PDF
(1382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利用CRISPR/Cas9慢病毒载体系统建立小鼠原代卵巢上皮细胞TP53基因稳定敲除细胞系,分析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克隆形成以及细胞转移侵袭能力的变化。方法 构建LentiCRISPRv2-sgRNA TP53基因敲除质粒,用293FT细胞进行慢病毒包装,转导小鼠原代卵巢上皮细胞,嘌呤霉素筛选出稳定敲除细胞系,进行PCR、蛋白免疫印迹以及免疫荧光鉴定。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变化、克隆形成、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分别用MTT、流式细胞分析、单层培养以及Transwell小室进行测定。结果 TP53基因敲除小鼠原代卵巢上皮细胞中P53表达缺失;TP53敲除引起细胞迅速增殖,DNA合成加速,克隆形成以及迁移侵袭能力增强。结论 获得了原代小鼠卵巢上皮细胞TP53基因稳定敲除细胞系,细胞生物学特征明显改变。
全身麻醉对巴马小型猪空腹血糖测定的影响
相 磊,刘亚千,赵玉琼,牛苗苗,袁记方,贾云晓,陈 华
2018, 35(03): 70.
摘要
(
)
PDF
(1382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对高糖高脂饲料诱导的2型糖尿病巴马小型猪空腹血糖的影响。方法 巴马小型猪16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8头,对照组为正常饲料组,实验组为高糖高脂饲料诱导组。对16头巴马小型猪分别在全身麻醉前后测定空腹血糖,麻醉前后的血糖值进行组内、组间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小型猪在麻醉前后空腹血糖值差异显著,高糖高脂饲料组麻醉后空腹血糖值升高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结论 全身麻醉后巴马小型猪空腹血糖值明显升高,高糖高脂诱导的巴马小型猪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空腹血糖升高更为显著。
杏鲍菇菌糠多糖对小鼠脾指数、脾淋巴细胞增殖及免疫因子的影响
薛来恩,党 源,温福利,张诗兰,郑和平
2018, 35(03): 74.
摘要
(
)
PDF
(1382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杏鲍菇菌糠多糖对小鼠脾指数、脾淋巴细胞增殖及免疫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超声法提取制备的杏鲍菇菌糠多糖与基础饲料混合制成低剂量(200 mg/kg)、中剂量(400 mg/kg)及高剂量(800 mg/kg)三种多糖饲料。用48只KM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杏鲍菇菌糠多糖低、中、高剂量组。连续饲养60 d后,测定小鼠脾指数、脾淋巴细胞增殖和免疫因子IFN-γ、TNF-α及IL-6含量指标。结果 杏鲍菇菌糠多糖组与空白组相比,低剂量组显著提高脾指数(P<0.05),中剂量组能显著提高脾指数和脾淋巴细胞增殖(P<0.05),同时能提高免疫因子TNF-α、IL-6含量(P<0.05);高剂量组能显著提高小鼠的IFN-γ含量(P<0.05),极显著提高小鼠的脾指数、脾淋巴细胞增殖、TNF-α及IL-6含量(P<0.01)。结论 杏鲍菇菌糠多糖对小鼠的脾指数、脾淋巴细胞增殖及免疫因子具有调节作用。
研究简报
比格犬深静脉穿刺置管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赵志兵,孙百胜, 任延玲,法云智, 邱业峰
2018, 35(03): 79.
摘要
(
)
PDF
(1382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比格犬深静脉穿刺置管模型,探讨其应用范围。方法 将8只成年比格犬随机分成股静脉穿刺置管组(股静脉组)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组(颈内静脉组),每组4只。对比格犬行1.5%~3%异氟烷和氧气混合吸入麻醉后,取仰卧位固定于手术台上,定位股静脉或颈内静脉,行经皮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并固定导管。结果 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的8只比格犬全部置管成功,术中麻醉效果良好,股静脉穿刺置管较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操作方便,手术时间短,术后便于护理,并发症少。结论 比格犬深静脉穿刺置管模型的建立,实现了血液灌流及血液净化等技术在实验动物身上的应用,为开展相关临床基础研究提供方便,也可应用于兽医对中毒犬行血液灌流或血液净化,对休克犬进行快速大量补液等。
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动物实验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研究
李松涛, 李大鹏, 李松琳
2018, 35(03): 81.
摘要
(
)
PDF
(1382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促进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及科研标准化水平建设,提高教学及科研经费管理水平及整体质量和效率,适应实验动物学科发展及提高实验动物福利伦理水平,不断提升动物实验工作效率和科研服务质量,研究设计一种功能先进、使用方便、具有良好推广应用前景的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动物实验信息管理系统,为医学院校实验动物管理规范化和动物实验标准化提供新运行方式,并促进教学及科研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开展。
研究进展
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牛苗苗,陈 华
2018, 35(03): 86.
摘要
(
)
PDF
(1382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终末期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理想的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对阐明其发病机制、更新临床防治策略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使用的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主要包括诱发性、自发性和基因修饰糖尿病肾病模型等。本文就目前较常用的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