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8年 第35卷 第01期    刊出日期:2018-02-28
    研究报告
    用45个SNP位点组合对国家啮齿类实验动物种子中心3个封闭群小鼠群体的遗传状况分析
    李银银,王 洪, 李长龙,郭 萌,魏 杰,张 钰,黄 韧,陈振文,杜小燕
    2018, 35(01):  1. 
    摘要 ( )   PDF (75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目的 利用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对国家啮齿类实验动物种子中心3个封闭群小鼠群体进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方法 选取文献中45个SNP位点,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对来自国家啮齿类实验动物种子中心北京和上海分中心的ICR各1个群体,上海分中心的1个KM封闭群小鼠样本进行等位基因分型,分析群体遗传结构,并进行群体间遗传差异分析。结果 3个封闭群小鼠有效等位基因数(Ne)、观察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平均杂合度(Ha)、多态信息含量(PIC)、香隆信息指数等遗传参数各不相同。同一群体的结果与微卫星DNA和生化位点的结果相比,SNP检测的参数值较低。但将3个群体中单态的SNP位点去除后参数值有所上升,尤其香隆指数值与STR检测结果接近。结论 所选SNP位点可用于封闭群小鼠遗传质量检测,所检测的3个群体遗传多样性用杂合度评价为SKM >BICR >SICR。
    稀有鮈鲫被皮、呼吸与心血管系统组织学观察
    赵颖, 赵德明, 王剑伟, 周向梅, 李爱华,杨利峰
    2018, 35(01):  8. 
    摘要 ( )   PDF (6253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目的 本文对成体的雌性和雄性稀有鮈鲫进行了系统性的组织学观察和描述,为以该动物为实验对象的研究进一步完善动物背景材料和理论基础。方法 采用的成体稀有鮈鲫由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提供。用Bouin’s液对样品固定24 h至48 h后进行脱钙,流水轻柔冲洗表面去除样品表面残余的酸液,对样品的整体和局部采取矢状面与冠状面进行双向修块,梯度酒精脱水后浸入松油醇透明,包埋蜡块制作3 μm厚度的切片,按Hematoxylin & Eosin染色标准流程完成染色制片后于镜下观察,并对其各个脏器按照各个系统的顺序依次进行了组织学照片的拍摄及描述。结果 稀有鮈鲫的皮肤分为表皮层和真皮层,表皮外侧被覆角质化的鳞片,不能同无鳞鱼类一般通过皮肤呼吸,故其呼吸作用主要在鳃部进行。作为携氧工具的稀有鮈鲫的红细胞,如禽类的红细胞一般具有未退化的细胞核,从切片上可以看到在其心脏(分为静脉窦、心房、心室和具高度弹性的动脉四个部分)和血管(动静脉、毛细血管)中均有大量充盈。结论 本文对稀有鮈鲫的皮肤以及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器官进行了较为完整的组织学形态描述,可为以之为实验对象的研究提供较为可靠的理论参考。
    MIJ、HFJ近交系大鼠血液生化指标比较分析
    蔡月花,冯 旭,王俊霞,王 莉, 刘树锋, 卢鹤真 ,徐增年, 刘军须, 耿 琦
    2018, 35(01):  15. 
    摘要 ( )   PDF (6225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目的 测定不同周龄MIJ、HFJ近交系大鼠血液生化指标,观察其特征表现,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参考数据。方法 取4、8、12周龄不同性别(含MIJ雄性不育大鼠)MIJ、HFJ大鼠,每组20只,测定其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清球蛋白(GLO)、谷酰转肽酶(GGT)、肌酐(CRE)、血清尿素氮(BUN)、血糖(GLU)、尿酸(U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指标,计算得出AST/ALT,A/G。结果 HFJ、MIJ两个近交系雌性大鼠比较:碱性磷酸酶(AL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指标在4、8、12周龄三个组均差异极显著(P<0.01);HFJ雄大鼠与MIJ雄性正常大鼠比较: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指标在4、8、12周龄三个组均差异极显著(P<0.01);HFJ雄大鼠与MIJ雄不育大鼠比较:血糖(GLU)指标在4、8、12周龄三个组均差异极显著(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指标仅在12周龄差异极显著(P<0.01);HFJ近交系雌雄大鼠比较:HFJ雄性大鼠的ALP指标测定值在三个时间点始终高于HFJ雌性大鼠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MIJ、HFJ大鼠血液生化指标因动物品种品系、年龄、性别等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MIJ雄性不育大鼠的血液生化指标未表现明显缺陷。这些血液生化指标数据对其进一步研究及应用等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2017年北京地区啮齿类实验动物健康状况的病理学调查和分析
    宋银娟,张茜茜,陈合花,廖轶,段玉涵,吴伟,孙欣,王璐,徐宏伟,姚娇,董浩迪,杨利峰, 赵德明 周向梅
    2018, 35(01):  20. 
    摘要 ( )   PDF (6225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目的 2017年5月本实验室对北京地区16家实验动物单位的啮齿类实验动物的健康状况进行病理学调查。方法 采集啮齿类实验动物的心、肝、脾、肺、肾、大肠和小肠经甲醛钙液固定,通过HE染色、油红O 染色和PAS 染色等方法对啮齿类实验动物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结果 绝大多数啮齿类实验动物为健康状态,没有发现明显的病理学损伤。但也有部分动物出现轻微病变,出现的病变主要有肝脏脂肪变性、肝脏局灶性坏死、脾脏陈旧性出血,小肠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轻度肺脏病变。结论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啮齿类实验动物基本为健康状态,少数动物出现组织病理学变化可能与饲养环境、饲料和饮水质量以及采样运输的应激有关,通过加强实验动物的饲养管理可使其健康状况得到改善。
    9~10周龄CB6F1与B6CF1小鼠血生化、主要脏器重量及脏器系数测定
    刘科,施赫赫,杨林,夏冠玲,刘盛来,王刚
    2018, 35(01):  26. 
    摘要 ( )   PDF (6225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目的 测定CB6F1与B6CF1小鼠血生化、主要脏器重量和脏器系数,并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9~10周龄SPF级CB6F1与B6CF1小鼠各40只,雌雄各半。分别称重,麻醉后摘眼球采血后,颈椎脱臼处死,运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生化指标,并采集脏器测定脏器重量,计算脏器系数。 结果 14项血生化指标比较,CB6F1小鼠雌雄之间有11项指标(11/14)、B6CF1小鼠雌雄之间有9项指标(9/14)、CB6F1与B6CF1小鼠雌性之间有10项指标(10/14),雄性之间11项(11/14)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CB6F1与B6CF1小鼠主要脏器重量与脏器系数比较,同品系雌雄之间,同性别2个品系之间,均有部分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以BALB/c和C57BL/6为不同父母本杂交产生的F1代小鼠CB6F1和B6CF1,其血生化指标、脏器重量和脏器系数有所不同。
    不同配方高脂饲料构建高血脂症大鼠模型的比较及评价
    陈剑峰,万勇
    2018, 35(01):  30. 
    摘要 ( )   PDF (6225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目的 在大鼠高脂饲料中添加膨润土以提高高脂饲料的硬度及可食性,探讨其与传统高脂饲料配方相比,对建立高血脂大鼠模型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50只,按体重随机分成对照组10只、普通高脂饲料组和膨润土高脂饲料组各20只。动物自由摄食饮水,每周称量大鼠体重,实验前后检测大鼠血清中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喂养8W后测量每只大鼠的体长、脂肪重量(肾周脂肪和附睾脂肪),计算其脂体比和Lee’s 指数。结果 1、膨润土高脂饲料组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高脂饲料组相比增高不明显。2、与对照组比较,高脂饲料组和膨润土高脂饲料组血清TC、TG和LDL-C的水平均显著增加(P<0.01)。高脂饲料组和膨润土高脂饲料组血清中HDL-C有降低的趋势,膨润土高脂饲料组降低的趋势更明显,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高脂饲料组比较,膨润土高脂饲料组TC水平显著增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高脂饲料组和膨润土高脂饲料组大鼠身长、肾周脂肪重量、附睾脂肪重量、脂体比和Lee’s指数显著增加(P<0.05)。同时与高脂饲料组相比,膨润土高脂饲料组附睾脂肪重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 高脂饲料组和膨润土高脂饲料组饲料喂养SD大鼠8周后,均能够诱导大鼠高脂血症模型,但膨润土高脂饲料组诱导高脂血症大鼠模型优于普通高脂饲料组。
    经皮穿刺法构建新西兰兔中心静脉置管模型及评价
    沈娇,赵晓勇,王晓,魏秀红,孙伟娟,常渝昕,李佳慧
    2018, 35(01):  35. 
    摘要 ( )   PDF (6225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目的 拟用经皮穿刺法建立新西兰兔中心静脉置管模型,为用中心静脉置管术开展动物实验奠定基础。方法 10只新西兰兔充分暴露其颈部皮肤,经皮穿刺颈外静脉置入PICC导管7~8 cm并固定,置管术后单笼饲养。分别于术前12 h及术后24 h、48 h、72 h采取血标本,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并记录生命体征、体质量的变化。结果 术前、术后3 d生命体征及体质量无明显差异,术后模型24 h存活率100%,建模成功率100%,hs-CRP各时点检测结果差异无显著意义(F=2.84,P>0.05)。结论 该建模办法经济可靠、 简便易行且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能很好地模拟临床,实现中心静脉置管技术的基础性研究。
    巴马猪椎间盘退变模型的建立
    黄明, 孙莹杰,张铁铮,李凯, 郑昊龙, 何宝文,陈克研
    2018, 35(01):  39. 
    摘要 ( )   PDF (6225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建立巴马猪腰椎间盘退变模型。方法 巴马小型猪6头,每组3头,分别为对照组(Con组),造模组(Mod组)。Con组不进行任何处理, Mod组在C形臂X光引导下确定猪L2-3、L3-4、L4-5、L5-6椎间隙,用1%的利多卡因进行浸润麻醉,用16G的引导针沿定位点穿刺椎间盘。穿透纤维环后侧后,呈放散状将椎间盘进行针刺破坏,每个间盘进行6次穿刺,每个角度间隔30度,分别于实验前及实验后1个月对巴马猪腰椎间盘行放射学及组织学观察。结果 Con组椎间盘未见明显变化, Mod组行MRI检查,发现进行穿刺的椎间盘出现间隙变窄,椎间盘后突,硬膜囊受压,髓核信号缺失,纤维环变形等改变,按照Pfirrmann分级标准,处理后的椎间盘在Ⅲ~Ⅳ级;病理组织学观察,与Con组比较,Mod组的椎间盘髓核呈白色胶冻状,穿刺部位椎间盘厚度下降,髓核发暗、含量减少,通道周围组织广泛硬化,纤维环结构粗糙。结论 C形臂X光定位下通过针刺破坏巴马小猪纤维环及椎间盘的方法,可以获得一种可靠的椎间盘退行病变模型。
    补骨脂对维甲酸诱导的大鼠骨质疏松的治疗
    刘颖, 袁晓美, 毕亚男, 高玉娜, 周昆, 李云章
    2018, 35(01):  44. 
    摘要 ( )   PDF (6225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补骨脂、补骨脂水提物及水提后剩余部分(下文简称药渣)对大鼠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用维甲酸70 mg/kg体质量灌胃14 d造模,然后补骨脂生药、补骨脂水提物及药渣连续灌胃8周。给药结束后用CT扫描进行骨密度分析,给药8周处死动物并进行血清生化检测。结果 给药8周,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血清生化指标ACP显著下降,骨小梁数升高、骨小梁分离度降低。结论 补骨脂对维甲酸诱导的大鼠骨质疏松有治疗作用,其中等剂量补骨脂药渣作用效果优于水提物和生药。
    研究简报
    实验动物设施的空气处理
    李学勇, 贺争鸣,李根平
    2018, 35(01):  48. 
    摘要 ( )   PDF (6225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验动物设施对空气处理的要求非常高,不仅需要送入温度、湿度、洁净度都适宜的新鲜空气,也需要将含有湿、热和动物排泄物气味的废气排至设施之外,还需要避免排气对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为此,本文从空气净化、通风与空气调节、排气除臭等环节,向读者介绍实验动物设施空气处理的基本原理、常用方法与主要措施,以期为实验动物设施建设与管理提供参考。
    氯胺酮复合戊巴比妥钠、丙泊酚在羊椎体骨缺损模型中的应用
    郭瑛,张力军,吴维敏,贾连顺,彭波,邢国,吴柏
    2018, 35(01):  60. 
    摘要 ( )   PDF (6225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氯胺酮复合戊巴比妥钠、丙泊酚在制备山羊椎体骨缺损模型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将18头海南本地山羊纳入研究,氯胺酮肌注进行麻醉诱导,使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戊巴比妥钠静滴维持麻醉,制备山羊腰椎全椎体骨缺损并填入骨水泥动物模型。观察麻醉及手术效果、生命体征和不良反应。结果 所有动物手术均顺利进行,麻醉优良率为100%,无动物死亡,无胃胀、呕吐等不良反应。麻醉诱导期、麻醉期及苏醒期时长分别为15.94±1.76、121.11±9.44、42.44±6.73 min。各麻醉分期内血氧饱和度、体温、呼吸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麻醉期心率与麻醉前、诱导期及苏醒期相比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氯胺酮、戊巴比妥钠、丙泊酚复合静肌麻醉,麻醉深度及进程满意,能满足经前路腹膜后行腰椎全椎体骨缺损动物模型的实验操作,且具有术后动物苏醒快,不影响其生理功能,动物存活时间长等优点。
    降糖药安全评价中至Beagle犬低血糖的兽医救治
    齐卫红,程金伟,王金照,卢难看,王书元,修中飞,王超, 霍艳,李芊芊
    2018, 35(01):  64. 
    摘要 ( )   PDF (6225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GLP(Good Laboratory Practivel)条件下开展药物安全性评价,必须符合AAALAC动物福利要求,所以研究过程中,兽医对动物身体状况的判断,以及对动物疾病的救治都是非常重要的。开展降糖药的研究,可能引起动物脑部损伤致使实验失败,同时动物应有福利得不到保障。本实验主要开展某种胰岛素类降糖药(供试品A)长期毒性研究,采用Beagle犬作为实验动物,每天皮下给予供试品A,连续给药4周,每天进行血糖监测及症状观察,实验过程中,发现Beagle犬出现不同症状的低血糖现象,兽医根据动物出现不同症状给予一定措施,确保了本次实验的完成,同时确保动物得到了应有的福利。
    兽用疫苗中替代方法的研究进展
    王兴童,韩凌霞
    2018, 35(01):  67. 
    摘要 ( )   PDF (6225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介绍了兽用疫苗效力检验和安全检验中替代方法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并提出适合建立替代方法的兽用疫苗,以期为我国兽用疫苗替代方法研究提供思路。
    研究进展
    心肌缺血动物模型实验研究进展
    范英兰,胡丽萍, 朱竟赫, 刘禾,武晓琳,赵文婷, 袁宇
    2018, 35(01):  72. 
    摘要 ( )   PDF (6225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复制心肌缺血性动物模型是心肌缺血性疾病研究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概括了心肌缺血动物模型的常用制备方法及优缺点,为心肌缺血性相关一并的研究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啮齿类实验动物垫料的研究进展
    李树梅,胡建武
    2018, 35(01):  76. 
    摘要 ( )   PDF (6225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验动物垫料是实验动物饲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境因素,直接影响实验动物的质量、动物福利及实验结果。本文就啮齿类实验动物垫料的种类、质量控制、物理性状、应用一季对啮齿类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和总结,特别介绍了各种垫料的优缺点,对实际应用中选择和使用实验动物垫料提供了参考依据,有利于啮齿类实验动物垫料的研发和完善实验动物垫料等相关工作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