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1年 第38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1-04-28
    研究报告
    二母散对博来霉素诱导大鼠肺纤维化模型FGF、CTGF 和 Collagen Ⅰ 表达的影响
    李想, 刘畅
    2021, 38(2):  1.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目的 研究二母散对大鼠肺纤维化模型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50 只 SPF 级 SD 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SC ) 、模型对照组(M )、二母散低剂量组(1. 08 g 生药/ kg,EL )、二母散高剂量组(2. 16 g 生药/ kg,EH ) 、泼尼松对照组(5. 4 mg / kg,PR ) 。 大鼠经乙醚麻醉后切开颈部皮肤,暴露气管,气管内滴注博莱霉素溶液 0. 2 mL(50 mg / mL) ,假手术组滴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造模 3 d 后开始灌胃给药,给药剂量为 10 mL / kg,假手术组和模型对照组灌胃等体积的蒸馏水, 1 次 / d,连续给药 。 实验结束时大鼠经乙醚麻醉,取肺脏称质量,算肺脏指数(肺脏指数 肺质量 体质量×100% ) ,取右肺中叶,多聚甲醛溶液固定,用于 HE 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二母散低剂量组肺脏指数肺组织细胞 CTGF 表达显著降低P< 0. 01) ,HE 染色病理分级和肺组织细胞 Collagen Ⅰ 表达明显降低P< 0. 05) ;二母散高剂量组肺脏指数、HE 染色病理分级肺组织细胞CTGF 显著降低P<0. 01) ,肺组织细胞 Collagen Ⅰ 表达明显降低P<0. 05) 。 结论 二母散可能通过抑制 CTGF Collagen Ⅰ 在肺组织的表达,进而降低肺纤维化模型肺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病理级别,最终产生抑制博来霉素诱导大鼠肺纤维化形成的作用
    干扰长链非编码 RNA NEAT1 上调 miR-126 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间质转换及裸鼠肿瘤形成
    陶正贵, 杜静虎, 田葵, 王东华, 胡凤琪, 陈钰
    2021, 38(2):  8.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目的 研究干扰长链非编码 RNA 核富集的转录物 1( NEAT1) 上调 miR-126 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间质转换及裸鼠肿瘤形成的影响。 方法 通过 RT-PCR 分析 NEAT1 在胃癌 MGC-803、SGC-7901 细胞和正常胃上皮 GES-1细胞中的表达,并检测 sh-NEAT1 的沉默效率。 NEAT1 沉默后,EDU 染色分析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Transwell 小室和划痕实验分析肿瘤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Western blot 分析肿瘤细胞 Ki67、Caspase-3、N-cadherin 和 E-cadherin 的表达。 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 NEAT1 与 miR-126 的靶向关系,分析 NEAT1 / miR-126 对胃癌 SGC-7901 细胞生长和运动的调节影响;通过构建转染 sh-NEAT1 的 SGC-7901 细胞的移植瘤模型裸鼠,检测30 d 内肿瘤体积及质量变化;免疫组化检测 Ki67 和 Caspase-3 的表达,RT-PCR 检测 NEAT1 和 miR-126 的表达;Western blot 检测 N-钙黏蛋白( N-cadherin) 及 E-钙黏蛋白( E-cadherin) 的表达。 结果 NEAT1 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细胞( P< 0. 05) ,sh-NEAT1 沉默后,肿瘤细胞 NEAT1 的表达量显著降低,增殖能力明显受到抑制,凋亡细胞比例显著增高,肿瘤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明显减弱,肿瘤细胞中 Ki67 和 N-cadherin 表达量明显降低,Caspase-3 和 E-cadherin 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 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表明NEAT1 与 miR-126 存在靶向关系,sh-NEAT1 能显著促进 miR-126 的表达( P< 0. 05) ,miR-126 inhibitor 能显著促进 sh-NEAT1 对 SGC-7901 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并抑制细胞凋亡。 移植瘤模型裸鼠表明 sh-NEAT1 能够抑制肿瘤体积增大,下调肿瘤组织中 NEAT1、Ki67 及 N-cadherin 的表达水平,上调 miR-126、Caspase-3 和 E-cadherin 的表达量,肿瘤的 质 量 与 对 照 组 相 比 显 著 增 加,差 异 均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 0. 05) 。 结 论 干 扰 长 链 非 编 码 RNANEAT1 能够上调 miR-126 表达,从而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并通过阻断 EMT 机制降低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抑制裸鼠肿瘤的形成。

    补肾清肝疏脾法对 2 型糖尿病 SD 大鼠模型肠道菌群改善及 MAPK 信号通路的影响
    范艳艳, 陈晟, 邢 俊, 陈劲宇
    2021, 38(2):  17.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目的 本研究拟评估补肾清肝疏脾法对 2 型糖尿病 SD 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其对 MAPK 信号通路的影响。 方法 选用 2 型糖尿病 SD 大鼠模型,分为模型对照组( 对照组,n = 8) 和补肾清肝疏脾法组( 实验组,n = 8) 。实验组大鼠采用蒸馏水制备的中药方剂,对照组和正常饲养组( 空白组,n = 8) 使用 无 菌 水,连 续 灌 胃 6 个 月,然后采集样品,进行肠道菌群、胰高血糖素样肽-1( GLP -1) 、酪酪 肽 ( PYY) 含 量、体 质 量、空 腹 血 糖 ( FBG) 、血 脂及胰岛素分泌指数的分析。 结果 对照组大鼠 肠 道 内 双 歧 杆 菌 和 乳 酸 杆 菌 显 著 降 低、而 粪 肠 球 菌 及 大 肠 杆菌有明显的增加。 使用补肾清肝疏 脾 法 对 大 鼠 进 行 治 疗 后, Western bolt 结 果 显 示,糖 尿 病 模 型 大 鼠 肠 道 的GLP -1 含量较治疗前有显 著 性 差 异。 ELISA 结 果 显 示,空 白 组 与 对 照 组 大 鼠 相 比, PYY 含 量 未 见 显 著 性 变化;而实验组大鼠其含量增加显 著。 实 验 组 大 鼠 的 血 糖、血 脂、 HOMA-β、体 质 量 与 对 照 组 相 比,在 3 个 月、6个月均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补肾清肝疏脾法可控制糖尿病的发展,其作用 机 制 可 能 是 通 过 改 善 肠 道 菌 群、GLP -1 和 PYY 含量进行的。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改善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损伤作用的研究
    巴依尔才次克, 王彦梅, 朱艳萍
    2021, 38(2):  22.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目的 探讨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侧脑室后对缺血缺氧所致的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病理损伤的改善作用及相关机制。 方法 7 日龄 SD 大鼠构建脑白质损伤模型,72 只鼠随机分成三组:空白组、模型组和移植组。 右侧颈总动脉结扎后缺氧处理 2. 5 h。 造模 24 h 之后,采用脑立体定位注射法将间充质干细胞注入移植组侧脑室。 并于 7 d 和14 d 后探究实验动物学习记忆功能变化、病理损伤、细胞凋亡及干细胞增殖水平变化。 结果 间充质干细胞能显著抑制颈总动脉结扎所致的细胞损伤及凋亡,促进损伤部位干细胞增殖,髓鞘形成增加,学习记忆功能得到改善。结论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能在损伤部位能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进而对缺血缺氧所致的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病理损伤产生修复作用。

    基于液质联用技术对早期高脂血症金黄地鼠肝脏鞘脂的靶向代谢组学研究
    孙明谦, 苗兰, 张颖, 彭勍, 杨会珍, 刘建勋, 林力
    2021, 38(2):  30.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目的 对高脂血症金黄地鼠肝匀浆中鞘脂进行相对定量的靶向代谢组学研究。 方法 18 只 SPF 级叙利亚金黄地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高脂血症模型组,饲喂 6 周后进行血液生化检测,取肝脏进行 HE 染色,观察两组动物血液生化指标和组织病理学变化。 基于液质联用技术,采用主成分分析( PCA) 和偏最小二乘法分析( PLS-DA)进行模式识别,对鞘脂种类进行相对定量分析。 结果 高脂血症模型组 TG、TC、LDL-C、HDL-C 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 肝组织结构紊乱,肝细胞大片气球样变性,灶性小泡性脂肪变,肝细胞肥大致肝窦不明显,枯否细胞增生,肝小叶内可见炎细胞聚集灶,汇管区轻度炎细胞浸润及纤维组织增生。 21 种鞘脂,包括鞘磷脂( sphingomyelin,SM) 、神经酰胺( ceramide,Cer)和葡糖基神经酰胺( glucosyl-ceramide,Glc-cer) 在高脂血症仓鼠肝脏出现异常改变。 其中,9 种 Cer 上调,4 种 Glc-cer 下调,8 种 SM 中有 3 种上调,其余 5 种下调。 结论 早期高脂血症金黄地鼠的围绕神经酰胺的鞘脂的代谢途径被破坏,可能触模型组的胰岛素抵抗和炎症反应,导致肝脏损伤,影响血脂代谢。 基于 LC-MS 的鞘脂途径的靶向代谢组学研究为了解高脂血症的生物学机理提供了更多有用的信息。

    氢气对实验性小鼠过敏性鼻炎减轻作用的研究
    严伟明, 龙盘, 杨健松, 危冬昱, 张宇飞, 陈梅珠, 张作明, 陈涛
    2021, 38(2):  35.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目的 观察氢气能否减轻小鼠过敏性鼻炎。 方法 BALB / c 雌鼠 24 只,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氮氧组、氢氧组。 除正常组外,其余三组小鼠,前 14 d 内,每 2 天一次,腹腔注射溶有 50 μg 卵白蛋白( ovalbumin,OVA) + 2 mg氢氧化铝[ Al( OH) 3 ]的生理盐水 0. 3 mL;第 15 ~ 21 天给予两鼻腔内滴 10 μL 内含 200 μg OVA 生理盐水进行过敏性鼻炎造模。 在造模过程中,氮氧组小鼠每天给予吸入氮氧混合气体(66. 7% N2 + 33. 3% O2 )2 h;氢气组每天给予吸氢氧混合气体(66. 7% H2 + 33. 3% O2 )2 h。 从第 15 ~ 21 天,观察各组小鼠鼻腔给药后 10 min 内搔鼻子及打喷嚏次数,于第 21 天统一处死各组小鼠,行鼻腔病理组织切片苏木素-伊红( HE) 染色,进行鼻黏膜内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结果 造模后,模型组和氮氧组小鼠搔鼻子次数较正常组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而氢氧组小鼠搔鼻子次数与正常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造模后,模型组小鼠打喷嚏次数和鼻腔黏膜嗜酸性粒细胞较正常组明显增多( P<0. 05) ,而氢氧组小鼠打喷嚏次数和鼻腔黏膜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较模型组、氮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 结论 氢气对小鼠过敏性鼻炎有一定的减轻作用。

    脑蛋白水解液对七氟醚麻醉导致的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
    童华, 王欣路, 冉志超, 王庭辉, 大边巴
    2021, 38(2):  42.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目的 探讨脑蛋白水解液( CHI) 对七氟醚麻醉导致的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 32 只大鼠随机分为七氟醚组、CHI 高剂量组、CHI 低剂量组和对照组,每组 8 只。 七氟醚组吸入 2% 七氟醚,每天 2 h,连续 7 d,CHI 高剂量组每天吸入七氟醚之前,尾静脉注射脑蛋白水解液 1 200 μL,CHI 低剂量组每天吸入七氟醚之前,尾静脉注射脑蛋白水解液 300 μL。 对照组不吸入七氟醚,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通过水迷宫实验记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HE 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组织病理学改变;ELISA 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 MDA、SOD 水平;TUNEL 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情况;RT-qPCR 检测各组海马组织中 SYT1 mRNA 表达情况;Western blot 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 SYT1、Bax、Bcl-2、cleaved-Caspase3 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七氟醚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显著增加( P<0. 05) ,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减少( P<0. 05) ,平台停留时间显著缩短( P< 0. 05) ,海马组织神经元细胞排列散乱,边界不清,细胞核固缩,出现空泡,着色较深,海马组织神经元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 P<0. 05) ,MDA、Bax、cleaved-Caspase3 蛋白含量显著升高( P<0. 05) ,SOD、Bcl-2、SYT1mRNA 和蛋白含量显著下降(P<0. 05) ;与七氟醚组比,CHI 高剂量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 P< 0. 05) ,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增加( P< 0. 05) ,平台停留时间显著延长( P<0. 05) ,海马组织神经元细胞排列相对紧密,胞核固缩和空泡现象得到改善,海马组织神经元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 P<0. 05) ,MDA、Bax、cleaved-Caspase3 蛋白含量显著下降( P< 0. 05) ,SOD、Bcl-2、SYT1 mRNA 和蛋白含量显著 升 高 ( P < 0. 05) ;而 CHI 低 剂 量 组 大 鼠 各 项 指 标 与 模 型 组 比 并 无 显 著 改 善 ( P > 0. 05) 。结论 七氟醚吸入前预先给予高剂量 CHI 能够改善七氟醚麻醉导致的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氧化应激损伤,抑制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和增加 SYT1 表达有关。

    正交试验设计探索小鼠不同组织冰冻切片的优化制备方法
    房彬彬, 孙立, 刘芬, 罗俊一, 杨宁, 李艳红, 王黎, 田 婷, 杨毅宁
    2021, 38(2):  48.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目的 针对小鼠各种常规组织,优化冰冻切片的实验条件。 方法 选择固定、脱水方法,切片温度及切片厚度,三因素、三水平设计正交实验,经组织处理、包埋、冰冻切片、HE 染色后,按照冰冻切片质量标准评分,经 SPSS21. 0 软件分析,得到小鼠各常规组织冰冻切片制备的优化条件。 结果 不同固定脱水程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脏组织最佳切片条件为固定后脱水,切片厚度控制在 5 μm,-18 ℃ 切片;肌肉、心、脾、脑、肾、主动脉组织最佳切片条件为不固定、不脱水,切片厚度控制在 5 μm,-18 ℃ 切片。 结论 应用正交试验设计和分析,可以高效、快速而经济的获得小鼠各常规组织冰冻切片优化实验条件,减少了实验动物的使用数量及试验次数,提高了实验动物的利用率和实验的准确性。

    DRD1 基因敲除影响雄鼠生育的分子机理研究
    龚晓娟, 马 盼, 孙 敏, 杨婧思, 李少卿, 王兴林, 张 平, 阎春霞, 张 宝
    2021, 38(2):  53.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目的 研究 DRD1 基因敲除引起雄鼠生殖功能下降的机制。 方法 本研究以 DRD1 基因敲除鼠( KO)和野生鼠( WT)为研究对象,对 8 周龄 KO 与 WT 雄鼠进行基因型鉴定,测体质量并计算睾丸系数,一侧睾丸 HE 染色观察形态,另一侧睾丸 TRIzol 法提取 RNA,通过 qRT-PCR 反应,采用相对定量法,分析与生殖密切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倍数。 结果 KO 与 WT 鼠体质量相比较具有显著差异( P<0. 05) 。 睾丸组织病理学切片观察发现,相对于 WT 鼠,KO 鼠生精小管排列疏松紊乱,生殖细胞层数少,提示精子形态及功能存在异常。 通过 qRT-PCR 进行基因表达差异分析,KO 小鼠相对 WT 小鼠 CFTR 表达上调 2. 32倍, Spata19 上调 4. 58 倍,SMCY 下调 5. 25 倍,DAZ 下调 3. 14倍。 结论 以上研究发现,敲除 DRD1 基因可通过影响睾丸组织结构及相关基因表达,进而影响生殖。

    研究简报
    常规动物麻醉药作用于雄性小鼠不同时间血液指标变化的分析
    刘燕, 彭薪元, 丁洁, 夏天娇, 徐力致
    2021, 38(2):  57.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目的 实验动物麻醉是动物实验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我们前期关注到,使用麻醉药 1 h 左右会对小鼠的白细胞总数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本研究观察了三种常用动物麻醉药物(氨基甲酸乙酯、水合氯醛和戊巴比妥钠) 对雄性小鼠血糖和血液常规指标的影响,并观察了同一麻醉药随时间延长而引起的血常规变化情况。 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麻醉小鼠,分别在注射前、注射后 15 min 和 60 min,从小鼠尾静脉取血测定血糖值和血常规值。 结果 氨基甲酸乙酯能明显提高小鼠血糖,水合氯醛与戊巴比妥钠对血糖无明显影响。 氨基甲酸乙酯和戊巴比妥钠可使小鼠白细胞总数增加,并主要表现在中性粒细胞数和单核细胞数的升高,水合氯醛的影响表现为白细胞总数下降,中性粒细胞数和淋巴细胞数的减少显著。 结论 在血糖相关研究中,应避免使用氨基甲酸乙酯。 在涉及白细胞相关研究过程中,氨基甲酸乙酯、水合氯醛和戊巴比妥钠的使用需进行细节性设计,以避免由于麻醉药导致的数据干扰。

    推进我国实验动物福利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刘晓宇, 卢选成, 鹿双双, 贺争鸣
    2021, 38(2):  61.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实验动物福利理念在我国已得到广泛认同,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审查制度已初步建立,福利相关的法规和标准也陆续出台。 如何利用目前良好的环境,发展我国实验动物福利工作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倡导实验动物福利的目的是在减轻动物痛苦的基础上促进科技进步,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是发展实验动物福利技术。 本文将从为什么要推进实验动物福利技术、从哪些方面推进实验动物福利技术及如何推进实验动物福利技术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期为有志于推动我国实验动物福利工作的各领域同仁提供新的视角和有益参考。

    实验动物设施的噪声不确定度评定
    刘巍, 侯丰田, 梁春南
    2021, 38(2):  67.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目的 不确定度是表征被测量的真值所处的量值范围,它是对测量结果受测量误差影响不确定程度的科学描述。 本文介绍了实验动物设施噪声测量值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方法 使用 AWA5636-2 声级计测定不同面积、不同采样点数量的噪声。 采样点位置按 GB 14925—2010 要求设置,共测量 5 次,检测结果以检测区域噪声的最大数值进行报告。 结果 不同检测要求下的扩展不确定度均为 2. 6 dB( A) 。 结论 噪声的不确定度主要源于声级计最大允差和声级计分辨率,检测时应按照声级计和检测标准规定的方法使用声级计,以减小检测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

    研究进展
    挫伤型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制作方法研究进展
    姬笑颜, 李含笑, 刘西纺
    2021, 38(2):  70.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脊髓损伤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建立一个理想的动物模型对于确定脊髓损伤机制和开发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系统地回顾和分析了挫伤型脊髓损伤造模装置的研究进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评价,以供进一步研究。

    咳嗽变异性哮喘病理机制及造模方法的研究进展
    陈婷婷, 易桂生
    2021, 38(2):  74.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咳嗽变异性哮喘( cough variant asthma,CVA)是一种类型比较特殊的哮喘,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之一。 目前,很多学者认为 CVA 是典型哮喘的前体疾病或是典型哮喘在气道炎症比较轻微状态下的一种过渡性表现,30% 的CVA 可能会演变成为典型哮喘。 因此,CVA 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 CVA 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深入研究已成为较为重要的方向,基于 CVA 模型的动物实验数目众多,但方法不尽相同,本文就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病理改变及近十年来造模方法的不同进行归纳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