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4年 第31卷 第03期    刊出日期:2014-06-29
    研究 论著
    新型呼肠病毒S1基因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初步研究
    白冰珂,貌 达,侯 俊,胡 燕,谢国明,李瑞生
    2014, 31(03):  1-4.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筛选出新型呼肠病毒S1基因和宿主相互作用的关键区段,为后续的宿主受体蛋白筛选工作提供可靠的基础。 方法 将编码全长S1基因,以及N端和C端阅读框分别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IRSE2-EGFP,转染敏感细胞株鼠成纤维细胞(L929)和人宫颈癌细胞(Hela)后,通过荧光报告基因EGFP的表达分析,筛选出S1基因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时起决定性影响的区段。 结果 同等量的3种真核表达质粒在单独转染L929时,pGSN质粒转染后荧光表达量最大,pGSC质粒转染后荧光表达量最小。 不同比例混合的pGS与pGSN进行共转染时,pGSN在转染质粒中的比例越高,荧光表达量也越高。 在Hela细胞中的转染结果与L929相同。 结论 新型呼肠病毒R4株的S1基因N端阅读框编码区(62-406bp)在S1基因转染时起关键作用。
    利用优选的微卫星标记建立常用大小鼠品系的遗传监测体系
    王越甲,杨炜峰,车路平,王小珂,卢胜明
    2014, 31(03):  5-9.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利用微卫星位点在不同近交系小鼠、大鼠中可能具有的多态性,分别筛选出可以一次性区别5种常用近交系小鼠和3种常用近交系大鼠的微卫星引物组合,为近交系小鼠和大鼠的遗传监测分析提供高效的微卫星位点与简易可靠的鉴定条件。 方法 通过查询相关数据库以及文献报道,按照已有明确的微卫星实验数据记录为原则,进行比对和筛选,组成了小鼠37 个和大鼠24个微卫星位点库。 通过PCR扩增和5%琼脂糖电泳鉴定,优化筛选出可以区分单一品系和所有品系的微卫星位点组合。 结果 小鼠优选出11个位点可用于5种常用近交系的鉴定,并建立了1个包含6个微卫星位点的库可用于5种小鼠品系的遗传监测;大鼠优选出6个微卫星位点,可用于3种常用近交系的监测。 结论 成功建立了一套可以区分常用5种小鼠和3种大鼠品系的微卫星监测方法。
    db /db 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成模率的观察
    孙丹,钟鑫,李强,苗壮,袁翔,段俊国
    2014, 31(03):  10-14.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观察db /db 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DR) 的成模情况。方法每月取尾尖毛细血管血测小鼠空腹血糖值及体质量一次,共7 次。7 个月后,取10 只db /db 鼠和6 只db /m 鼠( 正常对照组) 做闪光视网膜电图( Flash electroretinogram,F-ERG) 检测。结果db /db 鼠的体质量明显上升; 但血糖值上升趋势不明显,实验组97%小鼠的血糖值未达到DR 小鼠模型的血糖值( 11. 1 mmol /L) 。F-ERG 统计结果表明,实验组a 波和b 波的潜伏时比对照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1) ; 实验组b 波的振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1) ; 实验组Ops 总波及O2的振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1) 。结论本实验中db /db 鼠的空腹血糖值虽大部分未达标,但其视网膜已出现DR 的早期改变。造模标准不能仅依靠空腹血糖值,还应结合视网膜的病变情况。db /db 鼠的成模标准有待进一步研究及完善。
    咖啡因对 CUMS 抑郁模型小鼠行为的影响
    黄晓雪,张锦坤
    2014, 31(03):  15-20.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咖啡因对慢性不可预见轻度应激( 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 抑郁模型小鼠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用 C57BL/6J 小鼠 48 只,分为正常 + 生理盐水组、正常 + 30 mg / kg 咖啡因组、模型 + 生理盐水组和模型 + 咖啡因组( 分别为 5、15 和30 mg / kg) 6 个处理组。利用制作的 CUMS 抑郁模型,分别给予生理盐水作对照或用不同剂量的咖啡因进行干预,持续造模 22 d,观察小鼠的体质量增长变化,用旷场实验及液体消耗实验测定小鼠行为改变。结果 造模 22 d 后,与正常 + 生理盐水组小鼠相比,模型 + 生理盐水组小鼠的体质量增长、水平垂直运动、液体消耗均未达到显著差异( P > 0. 05) 。与模型 + 生理盐水组小鼠相比,模型 + 咖啡因组( 5 mg / kg 和 30 mg /kg) 小鼠的糖水消耗量和糖水偏爱百分比显著增高( P < 0. 05) 。结论 实验表明 CUMS 抑郁模型用 C57BL/6J 小鼠较难成功建构; 咖啡因对小鼠 CUMS 抑郁模型的行为改变有部分改善作用,并呈剂量相关性; 同时证明咖啡因的行为改善作用不是通过兴奋大脑皮层所致。该实验结果提示咖啡因具有潜在的抗抑郁作用。
    利用灌注技术观察昆明小鼠 Willis 环的形态结构
    李广意,邹柯杰,赵 娟,赵胜蓝,曾 杰
    2014, 31(03):  21-22.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建立完整的昆明小鼠动脉环( Willis 环) 形态结构。方法 选用昆明小鼠利用灌注技术经左心室往脑 血管内灌注填充塑化剂约 2 mL,去骨取脑,观察 Willis 环结构。结果 该方法使复杂的小鼠脑血管及 Willis 环立体 清晰的显露出来。结论 我们采用灌注技术显示小鼠脑血管动脉环的形态结构,对小鼠脑血管的模型制作具有一 定的指导意义。
    凹土玉米芯垫料对 KM 小鼠安全性影响的研究
    舒 畅,张延英,蔡 兴,吴建军,张艳霞,蔺兴遥,康万荣,李存祥
    2014, 31(03):  23-25.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观察非专业加工制作的普通刨花垫料、玉米秸垫料和凹土玉米芯垫料对 KM 小鼠体质量、血液生化指 标、脏器病理组织学变化等的影响。方法 KM 小鼠 80 只,随机分为 4 组,每组 20 只,雌雄各半,分别使用普通刨 花、玉米秸和凹土玉米芯垫料,对照组不使用垫料,在相同饲养环境下饲养 4 周后,观察相应指标。结果 凹土玉 米芯组、玉米秸组与普通刨花组比较,小鼠体质量无显著性差异,P > 0. 05; 普通刨花组雄性小鼠在第 3 周时体质量 明显减低,与凹土玉米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 05。与凹土玉米芯组比较,普通刨花垫料组雌性、雄性小鼠的 乳酸脱氢酶含量均有显著性升高,乙醇脱氢酶有显著性降低。普通刨花组小鼠与凹土玉米芯组小鼠比较谷丙转氨 酶含量显著升高,玉米秸垫料组小鼠与凹土玉米芯组小鼠比较谷丙转氨酶升高。各组 KM 小鼠大体观察及解剖观 察均未见异常,镜下观察组织切片,肺、心脏、肝、脾、胰腺、肾、膀胱、睾丸、卵巢均未见有意义的病理改变。结论 凹土玉米芯垫料对小鼠的体质量及生化指标的影响较小,是实验动物接触性长期使用比较理想的垫料。
    大黄牡丹汤组方对急性胰腺炎模型大鼠腺泡细胞 分泌功能的影响
    张延英,舒 畅, 蔡 兴, 吴建军, 张艳霞, 王 茸, 李存祥, 康万荣, 王 荣
    2014, 31(03):  26-29.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研究大黄牡丹汤组方( RPDP) 对急性胰腺炎( Acute pancreatitis,AP) 模型大鼠 胰腺腺泡细胞外分泌功 能和腺泡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FI) 的影响。方法 SD 大鼠灌胃 RPDP 以制备大黄牡丹汤组方含药血清( RPDP-S) ; SD 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和 AP 模型组,分离胰腺腺泡细胞并与 RPDP-S 共同孵育,测定腺泡细胞淀粉酶分泌水平和 FI 变化。结果 AP 模型大鼠腺泡细胞分泌淀粉酶水平较假手术组显 著升高( P < 0. 05) ,经 RPDP-S 处理的 AP 模 型大鼠腺泡细胞分泌淀粉酶水平显著降低( P < 0. 05) ; FI 随 AP 模型病程延长而升高( P < 0. 05) ,RPDP-S 可抑制 AP 模型大鼠腺泡细胞内 FI 升高( P < 0. 05) 。结论 RPDP 通能抑制 AP 大鼠胰腺腺泡细胞的外分泌功能,抑制腺 泡细胞内钙离子的升高,降低腺泡细胞内 FI 超载。
    鸭不同 MHC 单倍型对禽流感重组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赵丽丽,杨 超, 张晓娜, 廉传江, 文辉强, 柳金雄, 陈洪岩, 陈化兰, 韩凌霞
    2014, 31(03):  30-32.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不同品系的鸭对禽流感( AI) 疫苗诱导的效价有差异,分析这种差异是否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 MHC) 有关。方法 用表达 H5 亚型禽流感 HA 基因重组鸭瘟活载体疫苗免疫抗原提呈相关转运体 TAP 基因等 位基因型不同的 4 种 SPF 鸭,比较其血清 HI 动态变化。结果 免疫后连续观察的 9 周中,B3 群 SPF 鸭 HI 抗体效 价始终显著高于另外 3 个群。结论 鸭的不同 MHC 单倍型可能与 AI 疫苗的不同免疫效力相关。
    面神经多分支缺损后趋向性再生动物模型的建立
    陈丽洁,钟 伟,刘三霞,胡 敏
    2014, 31(03):  33-36.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索建立面神经多分支缺损后趋向性再生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新西兰兔 12 只,手术造成面神 经干和所有分支 5 mm 缺损动物模型,用多分支壳聚糖导管修复,分别于术后 1、2、3、8、16、24 周观察面部行为学。 结果 11 只动物存活至术后 24 周,术区未出现肿胀、破溃、排异等现象。结论 该修复模型稳定,可重复性强,多 分支壳聚糖导管做神经再生室用于研究神经趋向性再生是可行的。
    拉布拉多犬与金毛猎犬毛色基因 MC1R( R306ter) 与 TYRP1( Q331ter) SNP 位点的检测
    俞剑熊,张雅丽,周子娟,王福金,王爱国,王靖宇
    2014, 31(03):  37-41.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建立犬毛色基因 MC1R R306ter ( c. C916T) 与 TYRP1 Q331ter ( c. C991T) SNP 位点的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 PCR/测序的方法,对 19 只拉布拉多犬和 15 只金毛猎犬的 MC1R 基因 c. C916T SNP 位点及 TYRP1 基因 c. C991T SNP 位点的多态性进行检测,根据 MC1R 和 TYRP1 的多态性对犬的毛色基因型进行分析。结果 PCR/测 序法能够对 TYRP1 基因 c. C991T SNP 位点进行明确和有效的检测。但 MC1R 基因 c. C916T SNP 位点的测序结果 出现了特殊峰,经克隆/测序法确认该特殊峰型为杂合性 SNP 位点。毛色基因型分析表明,金毛猎犬的毛色基因型 皆为纯合的 eeBB( 15 只) ,未见其他基因型。拉布拉多犬的毛色基因型分别为: 黑色犬 EeBB( 6 只) 、EeBb( 2 只) ; 黄色犬 eeBB( 9 只) 、eeBb( 2 只) 。未发现其他如 EEBB 和 EEBb( 黑色) 、eebb( 黄色) 的毛色基因型。另外,拉布拉 多犬样本中没有巧克力色犬,也未检测出其相应的 Eebb 和 EEbb 基因型。结论 本研究成功建立了犬毛色基因 MC1R R306ter ( c. C916T) 与 TYRP1 Q331ter ( c. C991T) SNP 位点的检测方法,为分析毛色基因型与导盲犬培训成 功率之间的相关性提供了前期工作基础。
    广西巴马小型猪 ApoE 基因外显子 2 片段的多态性分析
    黄玥萌,韦玲静,蒋钦杨,兰干球,郭亚芬
    2014, 31(03):  42-45.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克隆广西巴马小型猪载脂蛋白 E( ApoE) 基因外显子 2 片段并分析该片段的多态性,为建立广西巴马 小型猪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奠定基础。方法 以广西巴马小型猪基因组 DNA 为模板,PCR 扩增 ApoE 基因片段,应 用 PCR-SSCP 方法分析其多态性。结果 克隆获得长 237 bp 的 ApoE 基因外显子 2 片段,测序结果比对参考序列同 源性为 100% 。PCR-SSCP 分析发现在该片段的 229 位点存在多态性,表现为 AA 型、AT 型和 TT 型 3 种基因型。结 论 成功克隆广西巴马小型猪 ApoE 基因外显子 2 片段,该片段存在多态性,有 AA、AT 和 TT 3 种基因型,基因型频 率分别为 0. 302、0. 489 和 0. 209。
    负压处理梯度电泳凝胶对 PCR-DGGE 实验结果的影响
    胡日新,潘立博,姜 新,王靖宇,王福金
    2014, 31(03):  46-49.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比较负压处理前后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DGGE) 胶凝固时间的变化,验证负压处理是否影响 PCR-DGGE 实验结果。方法 使用两种不同引物扩增的 PCR 产物,在不同的负压处理前后,分别进行两种上述 PCR 产物的变 性梯度凝胶电泳。结果 1) 不同的负压处理对变性胶的凝固时间没有明显的影响; 2) 不同负压处理前后,对 PCR- DGGE 的实验结果有明显的影响。结论 负压处理对 PCR-DGGE 的实验结果有显著影响。
    制备偏侧帕金森病猴模型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
    王 笛,于小平, 王 维
    2014, 31(03):  50-52.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概述偏侧帕金森病猴模型术前准备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及术后护理心得。方法 选取猕猴 10 只,经股 动脉介入方法对一侧颈内动脉注射 1-甲基-4-苯基-1 ,2 ,3 ,6-四氢吡啶( MPTP) ,建立偏侧性帕金森病( PD) 猴模 型,在术前、术后积极实施相关护理措施。重点涉及到驯养技巧、手术前后的常规护理、并发症防治及饲养管理等 方面的内容。结果 所有猕猴均成功注药,术后生存率为 80% 。结论 成熟的手术方法对模型制作固然重要,精心的护理和完善的准备却是保障动物生命安全以及术后迅速恢复的关键环节。
    实验动物福利及IVC 系统对实验动物福利的优势体现
    刘晋津
    2014, 31(03):  53-55.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随着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工作的快速发展,实验动物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旨在探讨实验动物福利及其国内外的现状,并对普通层流架、屏障系统和IVC( 独立通气笼盒) 系统进行比较,综合体现IVC 系统在实验动物设施建设及饲养过程中对于保障动物福利有其独特的优势。
    抗原处理相关转运体( TAP) 的结构和功能研究进展
    张晓娜,韩凌霞
    2014, 31(03):  56-59.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抗原处理相关转运体( TAP) 属于 ABC( ATP-binding cassette) 转运体超家族的 B 亚家族,是由主要组织相容性 复合体(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 上 2 个紧密连锁的基因 TAP1 和 TAP2 编码蛋白组成的异二聚体,位 于内质网和顺式高尔基膜上,功能是将抗原肽从细胞质转运进入内质网池,组装到 MHC I 类分子上构成复合体。 TAP 蛋白的缺乏和突变会影响抗原肽的提呈,最终损害免疫应答功能。
    大小鼠微卫星和 SNP 遗传检测的研究进展
    孙芳园,王越甲,杨炜峰,车路平,卢胜明,王小珂
    2014, 31(03):  60-65.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微卫星与单核苷酸多态性(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 ) 技术已成 为实验动物遗传检测的重要手段。微卫星与 SNP 作为一类新型的分子标记,相对于生化与免疫标记,具有快速和 准确等优点。本文就微卫星与 SNP 在大鼠、小鼠遗传检测方面应用的进展做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