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心
投稿及查询
作者须知
论文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审稿中心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精彩推荐
更多>>
特邀
更多>>
前沿热点
更多>>
科学人物
更多>>
友情链接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31卷 第05期 刊出日期:2014-10-29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 论著
三例眼部突变小鼠的培育及特征分析
杨伟伟,金红颖,吴晓玲,周 祥,李高天,刘桂杰,顾美儿,俞利平,宋晓明,吴宝金
2014, 31(05): 1-4.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筛选培育眼部突变表型小鼠,为人类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材料。方法 采用 N-乙基-N-亚硝基脲 ( N-ethyl-N-nitrosourea,ENU) 诱变处理 G0 代小鼠,繁育获得 G1 代,筛选眼部突变表型个体,进行遗传力试验、临床 诊断及病理学观察。结果 本实验繁殖 G1 代小鼠 2782 只,经筛查获得眼部突变表型小鼠 65 只,可稳定遗传小鼠 3 例,分别表现为: 角膜混浊、小眼球和虹膜异常等特征。角膜混浊者其角膜症状严重程度差异较大,角膜病变部位 明显增厚,部分伴有新生血管; 小眼球者睑裂较小,甚至上下眼睑粘连,外观眼球不可见,病理学检查可见内有发育 异常的小眼球; 虹膜异常者可见瞳孔偏大,明显偏离中心位置,偏向位置不定,对光无反射,病理学观察可见虹膜晶 状体粘连、虹膜缺损,严重者伴有视网膜异常等。结论 本实验成功培育了 3 例眼部突变表型小鼠,为人类相关疾 病的研究提供良好的材料。
白色念珠菌与细菌混合感染小鼠阴道炎动物模型的构建及感染菌的鉴定
胡日新,潘立博,姜 新,王靖宇,王福金
2014, 31(05): 5-9.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在制作单一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动物模型的过程中,出现了两例严重感染的小鼠,因此,对其感染机 制进行了深入研究。方法 从严重感染小鼠的阴道内分离得到真菌与细菌,经纯化 3 代后得到 15 个真菌样本和 19 个细菌样本,对于真菌样本进行念珠菌的显色培养基鉴定,对于细菌进行了 16SrDNA 提取、PCR 验证和 PCR- DGGE 分析,对不同种细菌的 DNA 样本进行序列测定。结果 分离出 1 种真菌和 4 种致病性细菌,证实了小鼠阴 道重度感染是由 1 种真菌和 4 种细菌共同作用而引起。结论 我们所发现的小鼠阴道重度感染模型,是由白色念 珠菌( Monilia albican) 与 4 种细菌,即变形菌( Proteus vulgaris)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 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产 碱杆菌( Alcaligenes Castellani&Chalmers) 和芽孢杆菌( Bacillus) 的混合感染所致。
异常胆液质成熟剂对银屑病小鼠模型的药效学实验
热比姑丽·伊斯拉木,买买提·艾沙,尤力都孜·买买提,斯拉甫·艾白
2014, 31(05): 10-13.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观测维吾尔医经典方剂异常胆液质成熟剂( Munziq Sapra) 对银屑病小鼠模型的作用。方法 用盐酸 普萘洛尔建立小鼠耳部皮肤银屑病样模型,观察异常胆液质成熟剂对小鼠模型体质量、脾脏和胸腺指数、以及该模 型病理状态影响; 同时,ELISA 法检查各组小鼠血清 IL-10、IL-17、IL-23 水平。结果 异常胆液质成熟剂( 2、4、8 g / kg 剂量) 对实验小鼠一般状况、体质量变化无明显影响( P > 0. 05) ; 4 g /kg 剂量能降低小鼠胸腺指数( P < 0. 05) ; 2、 4、8 g /kg 各剂量组对小鼠血清 IL-10、IL-17、IL-23 水平无明显影响( P > 0. 05) ,但可促进小鼠鼠尾表皮颗粒层细胞 的形成、改善盐酸普萘洛尔致小鼠耳部皮肤银屑病样组织病理变化。结论 异常胆液质成熟剂对实验性银屑病有 一定的治疗作用。
两个封闭群昆明小鼠行为学差异和试验方法信度分析
周小江,邵 青,魏丽丽,田 攀,何军礼,张新创
2014, 31(05): 14-17.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两个封闭群昆明小鼠的行为学差异并评估行为学试验方法检测昆明小鼠行为的可信度。方法 应用小鼠行为学试验检测两个不同封闭群昆明小鼠的行为差异并做试验方法的复测信度检验。两个封闭群昆明 小鼠各取 20 只雄性小鼠分别记为 A 组、B 组,两组小鼠经过适应性饲养 3 d 后进行首次试验,记录体质量( 之后每 天记录体质量并绘制体质量增长趋势图) ,做衣架试验、网屏试验、蔗糖偏嗜度试验、旷场试验和强迫游泳试验等。 相隔 7d 进行复测试验。用 SPSS17. 0 软件处理数据并检验各行为学方法的复测信度。结果 行为学差异检测中 A 组、B 组首测昆明小鼠体质量、蔗糖偏嗜度、旷场试验水平运动、总分、网屏试验各项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复测试验中体质量、蔗糖偏嗜度、网屏试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复测信度试验中粪便颗粒试验 为不可信( 信度系数为负值) ,衣架试验和旷场试验中垂直运动记分可信度较差,其它试验相关性均为可信( 体质量 为高度可信) 。结论 A、B 两组封闭群昆明小鼠体质量增长速度、蔗糖偏嗜度和网屏试验存在差异; 行为学检测方 法中信度评级为体质量 > 强迫游泳 > 蔗糖偏嗜度 > 水平运动 > 总分 > 网屏试验 > 衣架试验 > 垂直运动。
比较硝酸银和抗生素治疗小鼠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创伤感染的效果
潘立博,胡日新,王靖宇,王福金
2014, 31(05): 18-23.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比较硝酸银与抗生素治疗小鼠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皮肤创面感染的效果。方法 实验分 为 3 个大组,首先建立动物创伤模型,使创面分别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铜绿假单胞菌以及混合感染两种菌,然后每组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银及抗生素进行治疗,记录感染创面结痂时间及愈合时间并进行分析。结果 对皮肤 创面细菌感染,硝酸银可以起到和抗生素同样的治疗效果,且对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治疗同样有效。结论 本实验证实了硝酸银在体内的杀菌作用及广谱抗菌性,随着银粒子及银离子在医疗上的作用被重新认识,在临 床中可以将硝酸银与抗生素复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杀菌和抑菌效果。
大黄牡丹汤组方对急性胰腺炎模型大鼠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张延英,舒 畅,蔡 兴,吴建军,张艳霞,王 茸,李存祥,康万荣,王 荣
2014, 31(05): 24-27.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研究大黄牡丹汤组方( Rhei radix et rhizome peony Decoction Prescription,RPDP) 对急 性胰腺炎( AP) 模 型大鼠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 SD 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以 0. 1 mL/min 的速度, 经十二指肠壁浆肌层穿刺距离胆胰管开口 0. 3 mm 处的胆管,加压注射 3. 5% 牛磺胆酸钠 0. 1 mL/100 g,建立大鼠 AP 模型。治疗组造模后立即给予 RPDP 40 g /kg 灌胃 1 次,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等量 的生理盐水灌胃 1 次。各 组分别于造模后 4h、8h、12h 处死 10 只大鼠并取血,检测血清中 IL-6、IL-β 和 TNF-α 含量; 同时切取各时段大鼠胰 腺组织,检测 MDA、MPO 和 SOD 的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各时段血 清 IL-6、IL-β 和 TNF-α 含量均显 著减少( P < 0. 05) ; 各时段胰腺组织中 MDA、MPO 含量显著降低( P < 0. 05) ,SOD 含量显著升高( P < 0. 05) 。结论 RPDP 有抑制 TNF-α、IL-6、IL-β 的释放,减少 MDA 产生,有抗过氧 化损伤作用,提高机体对 OFR 的清除能力。
三种血液基因组 DNA 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李芳芳,魏 杰,王 洪,岳秉飞
2014, 31(05): 28-32.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比较采用 3 种不同 DNA 提取方法提取豚鼠血液基因组 DNA 之间的差异。方法 分别用新鲜抗凝血 NaI 手提法、血凝块手提法和试剂盒 DNA 提取法提取 20 只豚鼠血液基因组 DNA,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琼脂糖凝胶 电泳、PCR 扩增等方法对提取的 DNA 片段的完整性、浓度、纯度和用于 PCR 扩增的效果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 果 新鲜抗凝血 NaI 手提法提取的 DNA 完整性、浓度和纯度均为最高; 血凝块法提取的 DNA 浓度和抗凝血提取的 DNA 浓度接近但纯度最低,有一定程度的断裂和降解; 试剂盒法提取的 DNA 浓度最低,纯度和完整性处于中间,但 三种方法提取的 DNA 都可用于 PCR 扩增反应。结论 3 种方法都可以提取基因组 DNA 并且所提取的 DNA 均能 满足后续 PCR 扩增实验的要求,但每种方法各有利弊,可根据具体的条件选择适宜的方法。
兔膝关节骨关节炎模型建立的探讨
陈 康,陈泽俊,符红娜,程凌枫,欧 毅,黄垂灿
2014, 31(05): 33-35.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前交叉韧带和内外侧半月板切除的方法制作骨关节炎( OA) 动物模型的可行性及可靠性。 方法 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 20 只,于右后肢膝关节切断前交叉韧带和切除内外侧半月板,左后肢仅打开关节 囊,不对关节内部进行操作,观察术后兔子活动情况; 于第 2、6、10 周处死,观察其左、右两侧后肢膝关节软骨病理 改变。实验动物 2、6、10 周后取右后肢膝关节软骨为实验组,左侧肢体膝关节软骨标本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软骨病 变情况。结果 2、6、10 周后,从实验动物活动表现和大体标本观察,兔右后肢膝关节均呈典型的 OA 特征。结论 前交叉韧带和内外侧半月板切除是一个制作 OA 动物模型的较为理想的方法。
巴马小型猪平板跑步机训练参数的测定
庞琳琳,张会永,杨茗茜,苏晓琳,杨关林
2014, 31(05): 36-41.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究适于巴马小型猪跑步训练的模式及巴马小型猪跑步机训练参数的测定。方法 选取 9 月龄雄性 去势普通级巴马实验用小型猪 8 头,平均体质量为( 53. 46 ± 2. 52) kg。进行每日 1 次、连续 4 周的跑步训练。跑步 过程中,视巴马小型猪的情况以 0.3 km/h 或其倍数的速度增速,直至巴马小型猪不能耐受时再根据实际情况适当 减速,最终至巴马小型猪不能继续跑动,趴地喘息则停止跑步。测定每日各跑步速度和对应的跑步时间等跑步参 数及跑步前后即时的生命体征。结果 经过 1 周适应性训练后,8 头巴马小型猪均已适应跑步。经过 3 周平稳熟 练跑步训练,其最大跑步速度达 3. 4—7. 5 km/h; 最长跑步持续时间达 1 530 s。巴马小型猪平均跑步持续时间 735. 26 s。巴马小型猪跑步训练模式呈缓慢加速 - 快速加速 - 快速减速 - 缓慢减速。跑步训练后即时耳温、肛温、 收缩压较跑步训练前极显著性升高,心率、呼吸极显著性增快; 经过 3 周跑步训练后,巴马小型猪安静状态下的生 命体征除呼吸频率极显著加快外,余无显著变化。结论 巴马小型猪跑步过程经历缓慢加速期 - 快速加速期 - 快 速减速期 - 缓慢减速期等阶段。结果证明巴马小型猪可适应跑步训练,为其干预方式的扩展提供实验支持.
动物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实验活动管理要点探讨
薛康宁,李晓燕,荣 蓉,卢选成
2014, 31(05): 42-45.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从实验申请及审批管理、生物风险评估、人员管理、物品与实验动物进出管理、实验操作的规范化管理、日常 饲养管理、安全员管理及应急预案与突发情况处理管理等方面,简要介绍了 ABSL-2 实验室在实验活动管理方面的 关键要素及措施,供同行参考。
医学实验动物学专业毒理学教学实践
杜小燕,蒋 辉,陈振文
2014, 31(05): 46-48.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为医学实验动物学专业毒理学课程的教学提供借鉴。方法 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 面总结近 10 年的实验动物毒理学教学实践。结果 设置了较合理的医学实验动物毒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实践了 多种教学方法,并提出 PBL( 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 教学模式和实验教学改革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结论 这些教学经验对实验动物毒理学教学有参考价值。
禽鹦鹉热衣原体实验室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
韩 娥,张 强,褚 军,赵 鹏,李 佳,文鹏程,何 诚
2014, 31(05): 49-55.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鹦鹉热衣原体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病原,由于临床上缺少准确、快速、敏感的诊断方法和诊断试剂盒,严 重影响了该病原的确诊。因此,它对家禽、高危人群造成的危害易被忽视。本文就近年来对禽鹦鹉热衣原体实验 室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包括病原的抗原诊断、抗体诊断和分子诊断技术,为禽鹦鹉热衣原体的确诊和流 行病学调查提供技术支持。
胰岛β细胞的再生途径
袁记方,陈 华
2014, 31(05): 56-60.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胰岛 β 细胞的再生对于糖尿病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研究显示胰腺在特定条件下,如被部分切除或 受到伤害时,胰岛细胞会代偿性再生。胰岛 β 细胞的再生包括 β 细胞的自我增殖和 α 细胞、胰腺导管上皮细胞、胰 腺前体细胞以及腺泡细胞等细胞的再分化。利用分泌胰岛素的胰腺 β 细胞的再生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成为当 今关注的热点,本文就胰岛再生途径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咬合异常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张德莹
2014, 31(05): 61-64.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咬合异常与颞下颌关节病、咀嚼肌及口颌系统功能紊乱有密切关系,其实验动物模型建立有助于探讨疾病的 病因机制、治疗方法的比较及治疗效果等方面的研究。本文将根据相似性、重复性、可靠性、适用性、经济性等原则 就不同咬合异常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