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心
投稿及查询
作者须知
论文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审稿中心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精彩推荐
更多>>
特邀
更多>>
前沿热点
更多>>
科学人物
更多>>
友情链接
当期目录
2011年 第28卷 第06期 刊出日期:2011-12-31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 论著
奶牛金黄色葡萄球菌乳腺炎小鼠模型的建立
樊利军, 张梦泽, 韦艺媛, 卢胜明, 王小珂, 王珑, 姚毅, 王雅春, 俞英
2011, 28(06): 1-5.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利用从临床乳腺炎奶牛乳样中分离纯化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reus)感染小鼠乳腺,建立奶牛金黄色 葡萄球菌乳腺炎小鼠模型。方法将产后8~10 d的ICR远交系母鼠随机分为3组,包括无菌生理盐水对照组,低 剂量攻菌组(含金黄色葡萄球菌2×102CFU)和高剂量攻菌组(含金黄色葡萄球菌5 x 106CFU)。以小鼠第4对乳 腺为攻菌部位,用非损伤方法经乳头管注入生理盐水或金黄色葡萄球菌。攻菌24h后采集乳汁进行白细胞计数; 从眼球采血,进行血常规检测和流式细胞计数;之后处死母鼠,取乳腺组织进行匀浆细菌计数,并做乳腺组织切片。 结果高剂量攻菌组不论是体温、组织学观察,还是乳汁白细胞计数、乳腺匀浆细菌计数、血常规指标和流式细胞 计数,都和对照组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而低剂量攻菌组与对照组相比,除血液CD4+/CD8+比值差异 显著外(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不显著。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浓度为5×106CFU、攻菌时间24 h时,成功建 立了远交系小鼠金黄色葡萄球菌乳腺炎模型,而2×102CFU细菌浓度则不适于远交系小鼠乳腺炎模型的建立。
黄芪注射液对D一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的免疫、衰老和血脂指标的影响
吴骁, 王光, 李彦, 张秋华
2011, 28(06): 7-9.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D一半乳糖致衰老小鼠抗衰老作用。方法皮下注射D一氨基半乳糖制作衰老鼠模 型,同时每日对不同组小鼠分别腹腔给予相应药物,8周后处死小鼠,观测小鼠血液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 化酶(SOD)、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并测定肝脏、脾脏与胸腺的系数。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模型+黄芪 组血清中SOD明显升高,MDA、TC和TG含量降低。结论黄芪注射液能提高机体抗氧化酶活性,增加免疫器官 质量,有较好的抗衰老作用。
抗病毒片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乔敏, 甘雨, 张宏, 邹德俊, 李国信
2011, 28(06): 10-12.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研究抗病毒片的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法及对琼脂所致大鼠肉芽肿和对大 鼠佐剂关节炎的影响进行实验。检测大鼠足趾肿胀、胸腺指数,评价其抗炎作用。结果抗病毒片能降低小鼠腹 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对琼脂引起的大鼠肉芽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弗氏完全佐剂所致大鼠原发性肿胀有明显的 抑制作用,胸腺指数升高,脾指数下降,白细胞介素1水平升高。结论抗病毒片具有抗炎的药理作用。
海洛因依赖大鼠VTA突触传递可塑性的研究
王宇晶, 牛晨, 潘贵书
2011, 28(06): 13-17.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观察海洛因依赖大鼠中脑腹侧被盖区(vental tegment area,VTA)一伏隔核(nucleu accumbens,NAc)突触 传递可塑性的变化。方法sD雄性大鼠40只(180~220 g)。随机分成对照组、海洛因依赖组(以下称依赖组)。按 剂量递增原则,皮下注射海洛因,2次/d(9:00 am,16:00 pm),连续9 d(首日海洛因剂量3 me,/kg,逐日递增 3 mg/kg),第10天用纳络酮催促戒断,确定大鼠海洛因成瘾模型成功建立。对照组按同样方式注射等量0.9% NaCl水溶液。海洛因依赖模型建立后,每天继续给海洛因维持量(27 mg/kg)。按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分别刺激 VTA和NAc,并分别在NAc和VTA引导群体峰电位(Population spike,PS)(刺激参数:5 V,200 HZ,波宽300 p,s)。 结果1)建立的海洛因依赖模型组大鼠催促戒断症状的评分符合成瘾模型评分标准;2)海洛因依赖组分别高频刺 激VTA和NAc,并分别在NAc和VTA引导长时程增强(10ng—term potentiation,LTP),其LTP的Ps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1)提示VTA和NAc之间存在着突触传递的通路;2)提示在海洛因的作用下,该通路的突触传 递发生了可塑性的变化。
重组人睫状神经因子(rhCNTF)对谷氨酸钠肥胖大鼠减肥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郭淑芳, 韩国柱, 李卫平, 周勤
2011, 28(06): 18-22.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研究短、长期应用rhCNTF对谷氨酸钠肥胖大鼠的减肥作用机制,为新药开发提供药理动物实验依据。 方法建立谷氨酸钠(MSG)大鼠模型。3月龄时将肥胖动物随机分10组,长、短周期各5组分别给药。长周期连 续给药33 d,短周期连续给药10 d。末次给药24 h后空腹断头,取生殖器周围同一部位小块脂肪组织经10%福尔 马林固定后做光镜检查(400倍),取三个视野计数全视野脂肪细胞数并计算平均值;取空肠固定于电镜液,电镜扫 描观察空肠绒毛密度及相对吸收表面积大小。结果1)造模:正常大鼠体质量为(189.40±38.72)g,谷氨酸钠肥 胖大鼠平均体质量为(246.72±36.67)g,(P<0.001);LI(Lee’s指数)分别为289.27±9.05和304.42 4-9.64 (P<0.001)。说明造模成功。2)药物实验结果中,短周期给药组:高、中剂量组脂肪细胞体积变小,高剂量组空肠绒 毛密度下降,相对吸收面积减小(P<0.01或P<0.05);长周期给药:高、中剂量组脂肪细胞体积变小,空肠绒毛密 度下降,相对吸收面积减小(P<0.01或P<0.05)。结论每天皮下注射rhCNTF 30~300 Ixg/kg使谷氨酸钠肥胖 大鼠的脂肪细胞变小,减肥作用与减小空肠绒毛膜吸收面积有关,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大小鼠主要病毒血清抗体检测结果与分析
魏巍, 刘霄磊, 刘家森, 郭东春, 姜骞, 林欢, 司昌德, 曲连东
2011, 28(06): 23-25.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评估清洁级大鼠、小鼠的微生物学质量。方法参照国家标准GB/T 14926—2001,依据单纯随机抽样 原则从相关单位生产繁殖群采集样品,检测主要病毒血清抗体水平。结果检测31只大鼠,其中仙台病毒(SV)和 汉坦病毒(HV)抗体阳性率均为0;检测280只小鼠,其中25只小鼠肝炎病毒(MHV)抗体阳性,10只小鼠仙台病 毒(SV)抗体阳性,1只小鼠鼠痘病毒(Ect)抗体阳性。结论清洁级小鼠的病毒监测工作及质量控制需加强。
大鼠被动皮肤过敏试验检测方法的探讨
张宏, 甘雨, 乔敏, 李显华, 管仲莹, 邹德俊, 李国信
2011, 28(06): 26-28.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ELISA方法,用酶标仪定量检测大鼠血清中的IgE和组胺,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定量检测嗜酸性粒细 胞,并与传统的蓝斑吸收度的实验方法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此方法灵敏快速,结果准确可靠,适于多组份中药 过敏原的检测。
提取温度对柴胡药效作用的影响
曹授俊, 雷莉辉, 魏磊, 秦俊杰, 侯晓礁, 王秀敏
2011, 28(06): 29-31.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研究了提取温度对柴胡水提取液药效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脂多糖致大鼠发热模型和二甲苯致小 鼠耳廓肿胀模型,分别研究了60。C和100。(2时提取制备的柴胡水提取液的药效作用。结果1)60。C和100%提取 时所得的柴胡水提取液均有一定的解热作用,其中60℃条件制备的柴胡水提取液(B液),在造模后4 h和5 h体温 降幅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其作用效果与阿司匹林相当,且解热作用稳定持久;而100。C时所得 的柴胡药液(A液)解热作用较差。2)两种制备方法所得的柴胡水提取液均有较好的抗炎作用,耳廓肿胀度与空白 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极显著(P<0.01),60℃时柴胡提取液B的抗炎作用好于100%时柴胡提取液A的抗炎作用,但 差异不显著。结论60。C时柴胡提取液解热效果更佳,提取温度对柴胡的抗炎作用无明显影响。
动物实验技术在喜马拉雅旱獭实验研究中的应用木
范微
2011, 28(06): 32-34.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将动物实验技术应用于喜马拉雅旱獭实验研究工作中,为该动物在WHA(旱獭肝炎病毒)和人类肝癌 研究中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平台。方法认真探索并反复验证各项动物实验技术在有关旱獭研究工作中的可操 作性。结果在实验研究中的抓取、标记、固定、麻醉、给药、取材、处死等操作均收到预期效果,建立了活体肝穿刺 等技术,成功率达到90%,保证了各项实验研究的顺利进行。结论为促进青海特有野生动物喜马拉雅旱獭资源 的开发和进一步实验动物化奠定了基础,将有利于这一新型实验材料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得到更加广泛应用。
树驹规模化繁殖及繁殖群的建立
江勤芳, 匡德宣, 仝品芬, 孙晓梅, 代解杰
2011, 28(06): 35-38.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对野生来源树鼢的繁殖性能及仔树鼢的哺育方法进行了研究,探索出一套经济实用、规模化的繁殖方 法,取代以往依靠人工喂养的方式。方法提供适合的饲养管理环境和条件,完全由母树黝主动自然哺育新生树 鼢,观察统计怀孕率、产仔数、成活率、仔树嗣生长情况。结果2010年通过120对繁殖群,成功离乳354只F1代 仔树嗣,自然繁殖成活率为90.76%。目前已建立野生来源树嗣繁殖群150对,F1代繁殖群40对,为建立达到标准 要求的树驹种群奠定了基础。结论该方法的树鼢繁殖率和成活率较高,成本低且操作简单,为树胸实验动物化 应提倡的一种方法。
设施 管理
如何提高SPF种蛋的孵化率
欧阳文军, 杨金兴, 王友令, 徐怀英, 金潍江
2011, 28(06): 39-42.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PF种蛋是研制和鉴定人、畜、禽等多种生物制品的高标准材料。SPF鸡的遗传、饲养管理,种蛋的存储、运 输,温度、湿度和通风等孵化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孵化率,改善上述因素能提高SPF种蛋的孵化率,降低畜禽 诊断和兽医生物制品的生产成本。
基于.NET的小鼠资源二级生物信息数据库的初构
陈健, 胡瑞华, 杨可扬, 袁宝, 任文陟
2011, 28(06): 43-47.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目的为实现网络上小鼠品系资源的共享,构建小鼠品系资源二级生物信息数据库;方法利用服务器端脚 本技术(ASP.NET),对网络上的有关小鼠的资源进行搜集整理,设计了小鼠资源的二级生物信息数据库;结果初 步构建了小鼠品系二级生物信息资源数据库,并对系统的实现技术、实现方案、安全设计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讨 论;结论基于ASP.NET的设计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扩展性。
综述 进展
浅谈高等医学院校中的实验动物使用申请
孟霞, 池亚菲, 卢静, 王钜
2011, 28(06): 48-53.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高等医学院校实验动物管理中,实验动物管理与使用申请制度是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而实验动物管理 与使用的申请内容的设计又是这项工作重要一环。我们在不断学习欧美发达国家高等医学院校管理经验的基础 上,结合我国管理工作中存在不足,对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如何建立实验动物管理与使用申请进行了探讨。
设施 管理
独立通风笼盒(IVC)在动物实验中的应用
张海峰, 卢胜明, 康峰, 胡建武
2011, 28(06): 54-56.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独立通风笼盒(IVC)系统的国内外发展历程、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其在动物实验中的使用要求,各类安 全性研究表明IVC系统能够成为一种安全、节能、环保的动物实验新设备。另外,还对IVC系统在动物实验方面的 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屏障系统实验动物环境设施建设及运行维护模式
任萍萍, 程津津, 史晓萍
2011, 28(06): 57-58.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家颁布的屏障系统实验动物环境设施有关规定,保证了新建和改建的实验动物环境设施的技术条件可与 世界接轨。屏障系统环境设施是我国在繁育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方面体现与世界接轨的标志之一。实践中如何 能把国家实验动物环境标准和有关配套方法融为一体,真正摸索出一套适用于屏障系统实验动物环境设施建设及 运行维护的良好模式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综述 进展
肥胖大鼠模型
赵玉琼
2011, 28(06): 59-62.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肥胖是体内过多能量以脂肪形式积聚的状态,目前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为是一种疾病。肥胖动物模型是 研究肥胖症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的重要基础,大鼠是肥胖症研究的最常用实验动物。本文综述了4种肥胖大鼠模 型,包括自发性肥胖模型、高脂膳食诱发的肥胖模型、转基因动物模型和生命早期干预形成的肥胖模型。
技术 方法
一种新的大鼠灌胃方法——侧抓灌胃法
姜骊, 陈辉, 何勇
2011, 28(06): 62-63.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立一种新的大鼠抓握和灌胃方法。方法建立新的大鼠侧抓灌胃方法,达到了操作更简便易行的 目的。150只大鼠,分为6组.做中间生物标记物(intermediate biomarkers)研究,每只大鼠每天灌胃1次,持续6个 月。结果所有动物存活良好,顺利完成实验。讨论新的大鼠侧抓方法改变了大鼠本能性自卫防御的条件反 射,在灌胃时能够更好地固定大鼠,更适合对大批量的大鼠进行无损伤、长期安全有效的灌胃。
经验 交流
犬消声实验及其观察
纪莲, 赵桂锋, 孙坚
2011, 28(06): 64-66.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索一种简单、有效的犬消声方法,并对其消声效果和声音恢复情况进行观察。方法对10只易兴 奋,喜吠的普通级犬,行口腔内电刀直接切除声带,并分别于术前、术后3d,7d,15d,30d,3个月,6个和12个月进行 声音值测量。结果术后犬叫声较术前有明显降低,随时问推移声音有所恢复,但不会恢复到原来状 态。结论烧烙法行El腔直接切除声带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犬消声方法。
静脉注射不同浓度戊巴比妥钠对兔麻醉死亡率的影响
周洁, 张稳燕, 孟勇
2011, 28(06): 67-68.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在麻醉效果相同的条件下,探讨麻醉死亡率更低的戊巴比妥钠使用浓度。方法选用新西兰家兔 (2~3kg),雌雄各半,分为1%戊巴比妥钠组和3%戊巴比妥钠组,观察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和死亡率。结果1%和 3%戊巴比妥钠组麻醉效果无差异,而1%组死亡率更低,与3%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可将常规使用3%戊巴 比妥钠进行家兔静脉麻醉改为使用1%的戊巴比妥钠,两者麻醉效果相当,而后者死亡率更低。
新型引导式家兔动静脉插管装置
刘鸿, 姜恒, 冯巧灵, 刘秀卿, 张瑜, 李通, 万刚
2011, 28(06): 69.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