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2年 第29卷 第01期    刊出日期:2012-02-29
    研究 论著
    在单细胞水平建立原位PCR 基因鉴别技术平台———以精子基因型鉴别为例
    朱璇, 邵伫雄, 朱宝长
    2012, 29(01):  1-5.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精子发生是一个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精细调控过程,这一过程是从精原干细胞开始在雄性睾 丸的曲细精管中完成的,由哺乳动物雌雄性比例接近1∶ 1这一现象可以推知: 受精时带X 基因的精子和带Y 基因 的精子比率应该是1∶ 1,但事实上精子发生的过程中,分化出来的X、Y 精子的比例是否也为1∶ 1并不清楚,因为精 子发生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细胞都能最终形成精子,然而要研究雌雄出生比率就需要先研究精子本身是否严格地按 照1∶ 1形成,因此本实验通过建立快速可靠原位PCR 技术平台为进一步研究精子发生的调控过程提供支持。步骤 用HSL 基因优化荧光原位PCR 实验方案,包括蛋白酶K 作用时间和浓度,原位PCR 前先对精子进行解聚,再用 SRY 基因对精子进行原位PCR 鉴定。结果在荧光显微镜下可清楚地看到精子头部的荧光信号,头部有绿色荧光 信号的精子为带有SRY 基因的Y 染色体精子( Y 精子) ,实验检测到昆明小鼠精子共493 个,有信号的共273 个, X∶ Y = 55. 37% ,经卡方检验,X 精子与Y 精子的实验结果趋近于1∶ 1。结论可利用荧光原位PCR 技术在单细胞 水平快速鉴定精子“性别”,理论上可用于任何细胞的任何基因的鉴定。
    快速老化小鼠SAM-P /8 出现类帕金森病现象初探
    刘云鹤, 苗珍花, 李震, 成海燕, 曲由, 刘阿庆, 许文斌, 温明菲, 尚磊, 陈璐, 韩景献, 于建春
    2012, 29(01):  6-8.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探讨快速老化小鼠SAM-P /8 的同向旋转现象与帕金森病动物模型的相关性。方法取发作旋转行为 的7 月龄雄性SAM-P /8 和同源对照SAM-R /1 小鼠各6 只,分为旋转组和正常对照组两组,首先采用老化度评价标 准对其老化度进行评定,其次根据帕金森病动物模型造模标准对其旋转行为进行评定。结果同月龄SAM-P /8 的 老化度高于SAM-R /1; SAM-P /8 出现可重复的同向右侧旋转,频率为60 r /min,符合帕金森病动物模型造模成功的 标准,SAM-R /1 无旋转现象出现。结论初步认定SAM-P /8 的同向旋转现象为类帕金森病现象,对帕金森病研究 有重要意义。
    近交系小鼠微卫星DNA 引物的筛选和Tm 值优化研究
    刘先菊, 王艳蓉, 高子琪, 代小伟, 佟巍, 张丽芳, 刘云波
    2012, 29(01):  9-13.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通过对近交系小鼠微卫星引物的筛选和Tm 值优化研究,以探索小鼠DNA 多态性检测方法。方法 随机选用32 对位于小鼠不同染色体的微卫星引物,用PCR 扩增方法对常用C57BL /6、C3H、BALB / c、DBA /2、129、 FVB 及SCID 近交系小鼠DNA 多态性进行扩增和电泳分析,并对其中25 对引物的Tm 值进行优化。结果25 对引 物可稳定扩增,2对引物在不同品系小鼠间表现为单态性,23 对引物在不同品系间呈多态性,10 对引物呈显著多态 性( 3 ~ 4 个态性) 。结论所筛选和优化的25 对微卫星引物,对不同品系小鼠DNA 可稳定扩增,其电泳结果具有 较高的DNA 多态性,可反映不同品系小鼠的遗传概貌。
    BALB /c 与C57BL /6 小鼠互为供受体心脏移植急性排斥模型的对比
    范平, 卓菲亚·克依, 木李涛, 侯月梅
    2012, 29(01):  14-17.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建立并比较BALB / c 与C57BL /6 小鼠互为供受体心脏移植急性排斥模型。方法采用BALB / c 与 C57BL /6 小鼠互为供受体建立心脏移植模型,术后评估免疫排斥情况、并发症、观察移植心脏存活时间并做病理检 查。结果手术成功率为94. 7% 。A 组( BALB / c→C57BL /6) 与B 组( C57BL /6→BALB / c) 的生存时间无统计学差 异。两组均可见典型急性排斥病理改变,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两组移植心脏的心功能情况无明显差异。结 论近交系BALB / c 和C57BL /6 基因小鼠遗传稳定,可以建立稳定的急性排斥反应模型。C57BL /6 适合作为受 体,移植时间明显缩短,造模成功率较高。
    BMP7 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荷瘤小鼠制备
    程津津, 任萍萍, 郭春雷
    2012, 29(01):  18-21.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克隆BMP7 基因及构建BMP7 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稳定转染于H22 细胞系,制备荷瘤小鼠。方法应 用RT-PCR 技术从人胚肾细胞系293T 细胞总RNA 中成功扩增出1 293 bp 包含BMP7 基因编码区的cDNA 序列,在 上下游加上BamHI 及HindⅢ双酶切位点后形成带酶切位点的BMP7 基因,然后连入含BaraH I 及HindⅢ双酶切位 点的pEGFP-C1 表达质粒上,构建BMP7 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EGFP-C1- BMP7。脂质体介导方法转染细胞, RT-PCR、western-blot 方法检测其mRNA 及蛋白表达,皮下注射制备荷瘤小鼠。结果扩增的cDNA 经测序比较与 基因文库完全一致; BamHI 及HindⅢ双酶切后,质粒形成约4. 7 kb 和约1. 3 kb 两条带,与理论计算值完全一致。 注射转染BMP7 基因后H22 细胞小鼠瘤体明显增大。结论成功克隆BMP7 基因及构建BMP7 基因的真核表达载 体。BMP7 基因高表达可能是细胞癌变的原因之一。
    p53 基因敲除小鼠的饲养繁殖及鉴定
    乔录新, 徐萌, 柴梦音, 乔欣, 陈德喜
    2012, 29(01):  22-24.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为了繁育和鉴定p53 基因敲除小鼠,将引进的杂合子小鼠进行饲养繁殖,杂合子用于继续保种。方法 对其幼鼠剪尾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CR 方法进行基因型鉴定。结果对引进小鼠已成功饲养和繁殖,并得到 纯合基因缺失型小鼠。结论正确的饲养、繁殖及基因鉴定方法对于基因敲除小鼠的获得和保种具有重要的意 义。
    可复性小肠梗阻新西兰白兔模型的建立
    田庆河, 袁国红, 王重凯, 白洋, 傅卫
    2012, 29(01):  25-29.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建立稳定的可复性小肠梗阻的新西兰白兔模型,要求其肠管的损伤和恢复程度呈现较明显的时间相 关性和同步性。方法选取体重为2. 5 ~ 3 kg 的成年健康雄性新西兰白兔52 只,其中假手术对照组4 只,实验组 48 只。实验组白兔腹壁肌层切口( 疝环的半周长) 与待嵌顿肠管宽度相等,将长度为10 cm 的末端回肠自腹肌切口 处脱出埋置于皮下,形成腹壁嵌顿疝,模拟机械性小肠梗阻。根据肠管嵌顿和松解后的恢复时间,依次将实验模型 分为8 组,即嵌顿时间2 h、4 h、6 h、8 h 组与在嵌顿肠管不可逆损伤临界点松解0 h、24 h、48 h、72 h 组。通过病理 检查,确定肠管损伤及恢复程度并进行分级,应用Ridit 分析比较各组之间肠管损伤程度的差异。结果与假手术 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肠管损伤。经Ridit 分析,假手术对照组肠管损伤分级的平均Ridit 值为 0. 071,梗阻组依嵌顿时间递增排序,自嵌顿2 h 组至嵌顿8 h 组,各组肠管损伤分级的平均Ridit 值依次为0. 327、 0. 545、0. 735、0. 890。通过方差分析中的LSD 两两检验,可发现梗阻组与对照组相比,肠管损伤程度均存在统计学 差异( P 值均小于0. 05) ; 各梗阻组间,肠管损伤程度也均存在统计学差异( P 值均小于0. 05) ; 而在肠管不可逆损 伤临界点( 梗阻6 h) 松解后0 h、24 h、48 h、72 h 组的平均Ridit 值依松解时间递增排降序,为0. 774、0. 595、0. 443、 0. 262。通过方差分析中的LSD 两两检验,各梗阻后松解组间,肠管恢复程度也存在统计学差异( P < 0. 05) 。结论 本实验制备的可复性小肠梗阻新西兰白兔模型很好地模拟了肠梗阻的发展及及时松解后的恢复过程,肠管的损 伤、恢复程度呈现出较明显的时间相关性及同步性。
    北京地区动物实验设施动物饮水无菌检测 及绿脓杆菌污染菌株鉴定
    邢进, 冯育芳, 高正琴, 岳秉飞, 李根平, 贺争鸣
    2012, 29(01):  30-33.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动物实验设施动物饮水微生物控制状况。方法根据实验动物无菌动物生活环境国家 标准检测方法,对实验动物设施内的动物饮用水样品进行分离培养。扩增分离绿脓杆菌的16SrRNA,并进行测序, 绘制发育树。结果在27 个参与检测的单位中,未经过处理的饮水无菌生长率41% ; 经过处理的饮水无菌生长率 仅29% 。绿脓杆菌检出率30% ,主要为RHH13 和ZAQ22 两个菌株。结论本次检测的实验动物饮水在处理后的 效果普遍不甚理想,存在绿脓杆菌的污染,直接影响实验动物质量。
    三种垫料的生物学安全性评价*
    王艳蓉, 孙淑华, 杨旭, 孟金萍, 刘云波
    2012, 29(01):  34-39.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观察杨木、玉米芯、松木三种垫料物质对大、小鼠体质量、血生化、脏器及脏器系数的影响。方法昆 明小鼠60 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3 组,每组20 只,分别使用杨木、玉米芯、松木垫料。Wistar 大鼠60 只,雌雄各 半,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 只。分别使用杨木、玉米芯、松木垫料。动物饲养4 周后取血测定血生化指标ALT、TP、 ALP、LDH 、T-SOD、ADH,处死测定脏器重量计算脏器系数。结果1) 体质量结果: 与杨木组比较,松木组雄性小鼠 的体质量有显著性的降低,P < 0. 001。与玉米芯组比较,松木组雄性大鼠自第三周开始体质量降低,P < 0. 05。 2) 血生化结果: 小鼠: 与杨木组比较,玉米芯组雄性谷丙转氨酶有极显著性升高,P < 0. 001; 松木组雌性乳酸脱氢酶 有显著性降低,P < 0. 01; 松木组和玉米芯组雌性小鼠活力乙醇脱氢酶有显著性降低,P < 0. 001,P < 0. 05。大鼠: 松 木组雄性乙醇脱氢酶与杨木组比较有显著性升高,P < 0. 01。3) 脏器重量结果: 小鼠: 与杨木组比较,松木组雄性肝 有极显著性降低,P < 0. 01,脑有显著性降低,P < 0. 05,肾有显著性升高,P < 0. 05; 玉米芯组雄性动物肾有显著性升 高,P < 0. 05,肾上腺有显著性降低,P < 0. 05,睾丸有显著性升高,P < 0. 05。大鼠: 玉米芯组肝脏与杨木组和松木组 比较有显著性升高P < 0. 001,P < 0. 05; 松木组肾脏和脑与杨木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升高,P < 0. 01,P < 0. 01; 松木组 前列腺与玉米芯组比较有显著性升高,P < 0. 05,与杨木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升高,P < 0. 01。4) 脏器系数结果: 小鼠: 与杨木组比较,松木组雄性肝脏、脑系数有显著性降低,P < 0. 01,P < 0. 05,松木组和玉米芯组雌性肾脏、雄性睾丸 系数有显著性升高,P < 0. 01。大鼠: 玉米芯组雄性肝脏与杨木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增大,P < 0. 001。结论杨木垫 料是较好的小鼠实验动物垫料,玉米芯垫料可作为备选产品,松木垫料应慎用。
    设施 管理
    浅议从业人员素质与实验动物科学事业发展的关系
    戴丽军, 冯媛瑜
    2012, 29(01):  40-41.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随着国家实验动物法规标准的健全和实验动物建设的逐年完善,实验动物基础设施已初具规模,而各层面人 员的认识和素质对实验动物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文中分别讨论了实验动物管理人员、实验动物生产与技术 服务人员和动物实验项目组科技人员对实验动物科学事业发展的影响及相关培训的不同要点,而且培训要结合不 同层面人员的工作特点有所侧重的进行,这样才能有效地完成实验动物的指导、实施及实践。
    实验动物学专业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改革的思考
    吴艳花, 阮文科
    2012, 29(01):  42-44.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实验动物学专业的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主要是使学生学习检查实验动物和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为实验动 物质量控制和疾病诊断提供保障。本文介绍了实验动物学专业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中,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和考核方式的改革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从根本上提高实验动物学专业兽 医临床诊断学的教学质量。
    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岗位证书管理现状分析
    胡娟峰, 曾林, 战大伟
    2012, 29(01):  45-47.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我国实验动物科学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得利于培养和造就了一支具有较高业务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的实 验动物人才队伍。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岗位证书管理是实验动物工作规范化管理的重要组织部分,对于提高实验动 物从业人员素质、贯彻落实政策法规和推进实验动物标准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近年来实验动物从业人 员岗位证书管理情况进行分析,为实验动物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综述 进展
    病毒感染与肥胖
    邵惠训
    2012, 29(01):  48-51.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肥胖是一种多病原疾病,病毒感染仅仅是引发肥胖的一种因素。已发现9 种病毒和生物因子与人类、动物肥 胖有关,尚有与肥胖有关的病毒和生物因子有待发现。“感染性肥胖”是一种新的概念,有助于人们将来生产出预 防肥胖的疫苗和抗病毒治疗药物。
    睾丸支持细胞功能的研究进展*
    刘民, 罗兰
    2012, 29(01):  52-56.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支持细胞位于睾丸曲细精管内皮,作为与生精细胞接触的惟一体细胞,在生精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调控作 用。支持细胞在精子发生过程中可为精子细胞提供结构支持; 他分泌的各种蛋白质参与精子发生所需物质的转 运; 同时支持细胞表达一些膜蛋白,促进局部免疫豁免形成,为精子发生提供有利的微环境; 再者,支持细胞通过发 挥粘附与吞噬作用,清除精子发生中凋亡的精子细胞。随着研究的深入,近年来对支持细胞又有了新的认识。
    流式荧光微球技术在实验动物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赵化阳, 陈立超, 李伟, 白玉, 尹良宏, 卢胜明, 王小珂
    2012, 29(01):  57-60.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ELISA 和IFA 是实验室主要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在过去的数十年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存在着操作繁琐、 耗时长的问题。美国Luminex 公司开发的xMAP 是一种快速、高通道的技术平台,可在同一反应孔内同时检测上 百种抗原、抗体、核苷酸片段、受体/配体等生物分子,在医学界已广泛应用。MFIATM 是美国Charles River Laboratories 应用xMAP 平台开发的应用于实验动物质量控制的多通路、高效率的抗体检测技术,该技术的应用大 大改善了实验动物质量控制的水平。
    技术 方法
    大鼠脑脊液抽取的新方法
    任长虹, 高明清, 曹金强, 李宁, Kevin K.W.Wang, 吉训明
    2012, 29(01):  61-62.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建立简便易行的大鼠脑脊液提取的新方法。方法将大鼠头部固定与身体成大约135° 角,在枕骨嵴 下凹陷处进针大约0. 5 cm 抵达小脑延髓池,缓慢抽取大鼠脑脊液80 ~ 100 μL,然后将针退出。结果成功获得脑 脊液80 ~ 100 μL。结论此种脑脊液提取方法简单易行。
    SD 大鼠静脉血标本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测定数据的影响
    王学文, 高俊峰, 胡建国, 李雨薇, 康爱君, 田枫
    2012, 29(01):  63-66.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探讨SD 大鼠静脉血样本在室温下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测定数据的影响。方法16 只SD 大鼠( 200 ~ 220) g,雌雄各半,采静脉血经EDTA-K2 抗凝,置室温( 18 ~ 25℃ ) ,分别于0 min,30 min,1 h,2 h,4 h,8 h,24 h 和 48 h 用MEK-6318K 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测定。比较不同保存时间对同一静脉血样本血细胞及PLT 的影响。 结果雌雄SD 大鼠血常规数据变化趋势一致,HCT 在48 h 和0 min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MCV 在 24 h、48 h 和0 min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1) ; RDW 24 h 和0 min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48 h 和0 min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1 ) ; PLT 各时间段和0 min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1 ) ; PCT 30 min、1 h、2 h、4 h 和0 min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其它时间段和0 min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1) ; LYM%48 h 和0 min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MID% 24 h、48 h 和0 min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GRN% 24 h 和0 min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GRN% 48 h 和0 min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1) ; 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结论SD 大鼠静脉血在常温条件下放置,血常规最好 在30 min 以后,24 h 以内进行测定。
    冠脉康胶囊对心肌缺血缺氧动物模型的影响
    2012, 29(01):  66-68.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复制心肌缺血缺氧动物模型,观察冠脉康胶囊抗心肌缺血缺氧作用。方法采用大鼠舌下静脉注射 垂体后叶素诱发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各组注射垂体后叶素后不同时间段内心电图T 波高度变化; 应用密闭容 器造常压缺氧环境,观察冠脉康胶囊对小鼠耐缺氧能力。结果冠脉康胶囊能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T 波变化; 能延长常压缺氧条件下的小鼠存活时间。结论冠脉康胶囊具有抗心肌缺血作用,并具有耐常压缺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