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3年 第30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2013-06-29
    研究 论著
    甲状腺素诱导小鼠模型表观指征变化与阴虚火旺证的相关性研究
    贺玉伟, 柴程芝, 寇俊萍, 戚进, 余伯阳
    2013, 30(02):  1-6.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考察甲状腺素诱导小鼠模型表观指征的变化与阴虚火旺证的相关性,为阴虚火旺证动物模型的构建 提供参考。方法将48 只体质量18 ~ 22 g 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3 个模型组,每组12 只,雌雄各半,模型组 每天分别灌胃给药不同剂量( 40 mg / kg、80 mg / kg、160 mg / kg) 的甲状腺片混悬液,空白对照组灌胃给药双蒸水,并 测定小鼠体质量、摄食量、饮水量、体温、自发活动和心率的动态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各模型组小鼠 均表现为体质量增加缓慢,摄食量与饮水量增加,体温升高,心率加快,自主活动频繁等特征,能够模拟形体消瘦, 消谷善饥,口干欲饮,五心烦热,心悸,烦躁等阴虚火旺证的主要临床指征,其中高剂量模型组雌性小鼠表观指征的 变化更显著,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 0. 01) 。结论甲状腺素造模诱导小鼠表观指征的变化能够模 拟阴虚火旺证的主要临床特征,雌性小鼠每天灌胃给药160 mg / kg,连续14 d 诱导模型小鼠表观指征的变化与阴虚 火旺证的相关性更为显著。
    H22 实体瘤小鼠生存实验及环磷酰胺对生存期的影响
    饶子亮, 郑佳琳, 黄威, 王诺, 钟志勇, 邝少松, 唐小江
    2013, 30(02):  7-10.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研究腹水型H22 肝癌皮下移植小鼠的生存期及环磷酰胺的影响。方法将H22 肝癌腹水瘤细胞接种 于BALB / c 小鼠左侧腋窝皮下,5d 后按肿瘤体积随机分成环磷酰胺组和对照组。环磷酰胺组腹腔注射环磷酰胺 50 mg / kg,每周2 次。观察小鼠一般临床表现、成瘤时间、成瘤率、体质量、摄食量、饮水量、肿瘤体积及生存时间。 结果H22 皮下移植小鼠成瘤时间约为5 d,成瘤率100% 。环磷酰胺组体质量、肿瘤体积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 ( P < 0. 05) ,环磷酰胺组摄食量、饮水量与对照组比较有增加的趋势。H22 皮下移植瘤小鼠平均生存时间为87 d, 环磷酰胺组小鼠平均生存时间为113 d( 生命延长率30. 3% ,P < 0. 01) 。结论H22 腹水型肝癌皮下移植小鼠是一 种较理想的实体瘤模型,具有正常的免疫功能,可用于生物反应调节剂抗肿瘤药物影响荷瘤小鼠的生存期实验。
    正常大鼠18 F-FDG PET /CT 显像各器官SUV 值及CT 值分布
    张维涛, 霍天龙, 安备, 姚玮, 伊险峰
    2013, 30(02):  11-13.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测量正常SD 大鼠18 F-FDG PET /CT 显像重要器官的标准化摄取值( SUV) 与CT 值。方法对大鼠各 实质性脏器勾画感兴趣区( ROI) 测定SUV 值与CT 值,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正常SD 大鼠重要器官的SUV 值 和CT 值与其生理及结构特性有关。结论该研究结果为SD 大鼠18 F-FDG PET /CT 图像质量评价及半定量评价提 供了参考依据。
    慢性毒性联合致癌性试验中SD 大鼠血液部分生理生化 参考值的研究
    钟志勇, 刘盛来, 郑桂兰, 赵士海, 谢超敏, 王刚, 黄建勋, 唐小江
    2013, 30(02):  14-19.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研究两年慢性毒性联合致癌性试验中SD 大鼠的体质量、死亡率、血常规值和血生化值的变化。方法 SPF 级雄性SD 大鼠135 只,雌性138 只,4~ 17 周龄间每周测量体质量1 次,18 ~ 108 周龄间每4 周测定动物体 质量1 次并计算动物的死亡率; 分别于8 周龄、30 周龄、56 周龄、82 周龄和108 周采血,检测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 结果雌性大鼠在6 ~ 108 周的体质量与雄性大鼠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 < 0. 05) ; 82 ~ 108 周龄是大鼠死亡率增 长的快速期。随着周龄的增加,雌鼠和雄鼠血液指标的变异系数增大。性别对大鼠的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具有明 显的影响,但雌鼠与雄鼠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的血液指标,随着周龄的增加而减少。结论在进行安全性评价试 验中,性别、周龄对SD 大鼠体质量、血常规值、血生化指标均有较大的影响,因此,雌雄宜分开统计,并需使用相同 周龄的动物背景数据作为参考值范围。
    腰痛贴膏抗炎作用研究
    包玉龙, 杜佳林, 范英兰, 甘雨, 李显华
    2013, 30(02):  20-22.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研究腰痛贴膏的抗炎作用。方法通过测定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大鼠神经根周围局部组织前列腺素 E2和组织胺的含量,以及采用大鼠琼脂肉芽肿法和小鼠二甲苯耳廓肿胀法来研究其抗炎作用。结果1) 与大鼠腰 椎间盘突出症模型对照组相比,腰痛贴膏中、高剂量组前列腺素E2含量明显降低; 腰痛贴膏低、中、高剂量组组胺含 量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意义。2)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腰痛贴膏低、中、高剂量组肉芽肿重量明显减小,差异有显 著意义。3)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腰痛贴膏低、中、高剂量组耳肿胀度明显减小,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腰痛贴膏 具有明显的降低神经根局部炎症介质含量的作用,对实验动物的急、慢性炎症均有抑制作用。
    微卫星标记预警实验红鲫对苯酚遗传毒性响应的研究
    朱晓娟, 董先辉, 练高建, 吴端生
    2013, 30(02):  23-31.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探讨微卫星标记预警实验红鲫对苯酚遗传毒性的响应。方法选择5 个微卫星标记,观察4 个苯酚 染毒组经8 d 染毒实验,苯酚对实验红鲫C1HD 系微卫星多态性的影响。结果苯酚在实验红鲫C1HD 系体内的 富集提高了基因杂合度( H) 、基因多态性信息含量( PIC) 等群体遗传学指数。在1 /8 LC50苯酚浓度组染毒第6 天,基因杂合度( H = 0. 15 ± 0. 19) 和基因多态性信息含量( PIC = 0. 42) 均达到峰值。结论体内富集一定浓度的苯酚可致实验红鲫C1HD 系微卫星多态性改变。微卫星基因杂合度( H) 和多态性信息含量( PIC) 随苯酚染毒时间的延长和富集量的增加而升高。
    免疫损伤结合高脂饲料致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
    2013, 30(02):  32-38.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利用免疫损伤结合高脂饲料方法建立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 AS) 斑块形成模型,探讨影响其斑块形 成的相关因素。方法日本大耳白兔30 只。免疫损伤和高脂饲料组兔经耳缘静脉注射牛血清白蛋白( BSA) 生理 盐水溶液( 250mg / kg) 并喂食高脂饲料,7d 后再次经耳缘静脉注射同等剂量的BSA。另设单纯喂养高脂饲料的AS 模型组和普通饲料喂食的正常兔组,72 d 后取血测定动物的血脂指标、炎症因子、血管活性物质、血小板聚集黏附 及血管内皮功能等指标,分析上述测定指标和兔主动脉斑块形成及病理变化的相关性。结果72 d 后,免疫损伤 结合高脂饲料组和单纯高脂饲料的两组经病理观察主动脉均有斑块形成,其前者的血脂水平、血清炎症因子白介 素- 6( IL - 6) 、白介素- 8( IL - 8) 、高敏C - 反应蛋白( hs-CRP) 含量均比单纯高脂饲料组显著增高( P < 0. 05,P <0. 01) 。经Pearson 相关系数统计处理,上述指标和免疫损伤加高脂饲料致斑块的形成具有正相关性,和HDL-C( r = - 0. 58) 、NO( r = - 0. 26) 等指标具有负相关性。结论免疫损伤结合高脂饲料导致兔AS 斑块形成和血脂水 平、炎症因子、血小板聚集及血管活性物质等经典指标的异常有显著相关性,具有评价价值。
    仔兔白肌病病理学
    周捷, 周长军, 赵亚力, 刘丽敏, 赵晓青, 张静旭, 刘继明, 杨淑苹
    2013, 30(02):  39-41.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观察仔兔白肌病病理改变。方法对发病仔兔进行病原微生物分离培养,大体剖检,选取骨骼肌、心 肌、脊椎等脏器,用10% 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病理制片,HE 及钙染色并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全身骨骼 肌广泛对称性肌营养不良,心肌及平滑肌也不同程度受累,其中有4 只仔兔的皮下组织、骨骼肌及脊椎管内可见出 血,2只合并球虫性肠炎。结论确诊仔兔所患疾病为白肌病,病理改变主要特征是全身骨骼肌广泛变性、凝固性 坏死、间质结缔组织增生。
    研究简报
    一种水平流超净工作传递装置
    王珑, 尹良宏, 白玉, 胡建武, 刘艳
    2013, 30(02):  42-44.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研发一种新型的水平送风超净工作传递装置,通过设置传递仓可与专用隔离器实现对接,在保证动物处于标 准的隔离环境前提下,实现对隔离器内动物的挑选、称重、包装等处理,操作安全、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 率,减少动物的损失和浪费,并且避免了隔离器被污染的风险。
    实验用Beagle 犬选种过程中应注意的重点问题
    连雪科, 刘运忠, 陈召威, 张敦伟, 黎明涛, 林梦逸
    2013, 30(02):  45-47.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科学选种是维持Beagle 犬种群遗传稳定性的重要保障。本文参考美国犬学会( AKC) 标准,结合目前国内实 验用Beagle 犬繁育中心选种的现状,从外观体征、生理体征、性格特征、遗传特征等角度探讨在选种过程中应注意 的问题。
    关于小鼠脑内不同注射手法的探讨
    李慧, 王春华, 罗姗, 王红冰, 黄肖武
    2013, 30(02):  48-51.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研究小鼠脑内不同注射部位、进针深度以及拔针方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将狂犬病毒CTN 株 样品和CVS 株样品分别在11 ~ 13 g 以及18 ~ 20 g 的SPF 小鼠脑内注射,0. 03 mL / 只,按不同注射部位、进针深度 以及拔针方式进行滴度测定,其中注射部位分别为眼窝后缘眼角的斜上方和两眼角后缘连线的正中线; 进针深度 分为进针浅、中和深( 2 mm,4 mm,6 mm) ; 拔针方式有直接法和旋针法。结果两个注射部位测出来的滴度结果没 有显著性差异; 3 种进针深度测得的滴度结果为浅针的最高,其次为中针,深针测定的滴度结果最低; 直接法拔针方 式测出来的滴度结果比旋针法测出来的高。结论进针深浅以及拔针方式对小鼠脑内注射的动物实验结果有显 著性的影响,这很大可能是由狂犬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所决定的。
    参照GLP 规范加强ISO/IEC 17025 动物实验的质量管理
    黄红坤, 黄小红, 饶子亮, 钟志勇, 邝少松
    2013, 30(02):  51-54.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良好的动物实验全程质量管理是最终保证实验结果真实、准确、完整和可靠的有力保障。以ISO / IEC 17025 质量体系为基础,参照良好实验室规范( GLP) 要求,从动物实验前、动物实验过程中和动物实验后3 个阶段阐述如 何加强ISO / IEC 17025 动物实验的质量管理。
    研究进展
    2012 年实验动物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新例
    2013, 30(02):  54-58.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树鼩在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中应用研究进展
    黄晓燕, 徐娟, 孙晓梅, 代解杰
    2013, 30(02):  59-65.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由于树鼩的生理、生化和解剖学等生物学特性与人类相似,人们利用树鼩建立了多种人类病毒性疾病动物模 型,并在细菌感染疾病、呼吸系统、内分泌、神经系统疾病和肿瘤等方面有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本文就树鼩在人类疾 病动物模型研究中应用的新进展进行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