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心
投稿及查询
作者须知
论文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审稿中心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精彩推荐
更多>>
特邀
更多>>
前沿热点
更多>>
科学人物
更多>>
友情链接
当期目录
2001年 第18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2001-06-25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三种不同抗原对猴B病毒抗体检测结果的比较研究
韦毅,符明泰,石寒,田克恭,遇秀玲
2001, 18(02): 1-3.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HSV1 抗原片、BV抗原片以及BVDIAdot试剂盒对我区灵长类实验动物进行BV抗体检查。结果表明 :用HSV1 抗原片检测为阳性猴的阳性率与BV抗原片以及BVDIAdot检测为阳性猴的阳性率之间差异极显著 (P <0 .0 1) ;后两者之间阳性率差异不显著。用HSV1 抗原片、BV抗原片以及BVDIAdot检测为阴性的猴 ,分别饲养 2、4、6个月后 ,用同一种抗原复检 ,结果HSV1 检测为阴性猴的阳转率与后两者的阳转率之间的差异极显著 (P <0 .0 1)。自 1999年 8月至今 ,经BV抗原片检测为阴性的猴出口至美国、荷兰、日本、德国等国家累计 1389只 ,均符合客户要求。
科技动态
2001, 18(02): 3-25.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BV、HSV-1、HSV-2在Vero细胞上增殖的比较研究
遇秀玲,田克恭,蔺会云,吴娜
2001, 18(02): 4-6.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进一步证实 1997年本实验室从我国猕猴群中分离的B病毒 (BV)与人单纯疱疹病毒 1型 (HSV - 1)、2型(HSV - 2 )之间的关系 ,在Vero细胞上对 3种病毒的增殖规律及引起的细胞病变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新分离BV与HSV - 1、HSV - 2引起的细胞病变不同 ,BV主要见细胞融合 ;病变发展速度不同 ,BV介于两者之间 ;对抗BV血清呈不同程度的交叉反应 ,HSV - 1最高仅达 70 %左右。说明目前国内一直沿用的用HSV - 1抗原替代BV抗原检测B病毒抗体的方法 ,确有漏检的可能。
市科协召开五届五次全委会议
贺争鸣
2001, 18(02): 6-6.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成年比格犬能量需要研究
刘源,呙于明,安星兰,王志红,尚世臣,李增庆,李玉
2001, 18(02): 7-9.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岁左右健康实验用成年雄性比格犬 2 0只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5只 ,每只在代谢笼内单笼饲养 ,用不同能量水平日粮饲喂 6周 ,每周称重 ,第三周收集犬的粪便 ,共收集 4d。依据试验期犬体重恒定做为判定标准 ,得到成年比格犬维持代谢能需要量为每天每千克体重 2 81KJ。
异体脱矿骨修复颌面部骨缺损实验配合及体会
李培建,果海红,梁保忠,杨跃兵
2001, 18(02): 9-9.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两种肺支原体培养基质量的比较
罗建辉,王春玲,贺争鸣,邢瑞昌
2001, 18(02): 10-13.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常用的国产培养基与进口的培养基进行了初步的质量比较实验。结果表明 :国产培养基与进口的培养基质量两者无显著差别。定性实验中 ,半流体培养基灵敏度均达到 10 - 7稀释度 ;液体培养基灵敏度均达到 10 - 9稀释度 ;定量实验中 ,两者测定同一样品的活菌数 ,国产培养基的结果为 8 5× 10 8CFU ml;国外培养基为 1× 10 9CFU ml。两种培养基用于支原体保存时 ,在 - 2 0℃条件下 2个月下降 1个对数级 ,但 6个月以上时 ,支原体活性很快下降。肺支原体在进口培养基上的发育状态优于国产培养基。
欧共体首次将体外实验纳入法规
王洪
2001, 18(02): 13-13.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验小鼠胚胎冷冻技术实验研究
管彤,王凤山,于国德,王遇卿,姜淑青,杨梦礼
2001, 18(02): 14-17.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在建立和引进实验小鼠超排卵技术、卵采集技术、胚胎输卵管移植技术的基础上 ,应用小鼠初期胚的快速冷冻复苏法对实验小鼠C5 7BL 6J、BDF1 、A wy及昆明种小鼠进行了初期胚的冷冻保存与仔鼠存活率的研究 ,并将冷冻复苏胚与非冷冻胚经移植后的生存率作了比较 ,均取得了重复性的结果 ,可望为实验小鼠胚胎种子库提供参考依据。
普通级啮齿类实验动物部分细菌携带情况的初步调查
范薇,隋丽华,刘永梅,田克恭,贺争鸣
2001, 18(02): 18-20.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了解在实际生产中常用普通级啮齿类实验动物中清洁级规定排除的 4种主要细菌 (沙门菌、鼠棒状杆菌、嗜肺巴斯德杆菌、支气管败血性鲍特菌 )的携带状况 ,以及验证筛选的实验动物细菌检测常用普通培养基和生化培养基的应用效果。方法 无菌采集动物气管分泌物 ,接种血平皿 ;采集回盲部内容物接种DHL、SS琼脂平皿 ,37℃ 48h后挑取可疑菌落进行纯化 ,取纯培养物进行染色镜检、生化特性鉴定及血清学反应。结论 KM小鼠嗜肺巴斯德杆菌阳性率最高 ,为 6 0 % ;豚鼠携带支气管败血性鲍特菌 ,阳性率为 30 % ;总的细菌检出率为 2 0 % (其中嗜肺巴斯德杆菌总阳性率为 16 2 5 % ,支气管败血性鲍特菌总阳性率为 3 75 % ) ;选出的培养基应用于实验检测中是可行的。
荷兰动物应用替代研究中心(NCA)任命动物实验替代法研究领域的首位教授
王洪
2001, 18(02): 20-20.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松毛虫中壳聚糖(CDG)的安全性实验研究
张荣,梁崇礼,张荣平,刘光
2001, 18(02): 21-25.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评价从松毛中制备的壳聚糖 (ChitosanpreparedfromDendrolimusGermar,CDG)的安全性 ,进行了长期毒性试验、小鼠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Ames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变试验 ,结果没有发现任何毒性反应 ,表明从松毛虫中制备的壳聚糖是安全的。
下尿路梗阻对大鼠逼尿肌肌条自发性收缩影响的实验研究
陈宇东,宋波,金锡御,赵新求,邱功阔,李龙坤,李新
2001, 18(02): 26-28.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观察下尿路梗阻对大鼠逼尿肌肌条自发性收缩的影响。建立Wistar大鼠膀胱下尿路梗阻动物模型 ,6周后行充盈性膀胱测压 ,根据有否逼尿肌不稳定 (逼尿肌稳定 )将膀胱下尿路梗阻动物分为逼尿肌不稳定组和逼尿肌稳定组 ,用拉力传感器检测离体逼尿肌肌条的自发性收缩的频率及收缩幅度。分别进行统计和分析。比较逼尿肌肌条自发性收缩频率及收缩幅度 ,证实逼尿肌不稳定组较逼尿肌稳定组及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强 (P <0 0 5 ) ;正常对照组与逼尿肌稳定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提示下尿路梗阻使逼尿肌自发性收缩的节律发生改变 ,是引起逼尿肌不稳定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北京地区实验动物产业化前景研究报告
王兆绰,岳秉飞,赵继勋,郑杰,乔虹,贺争鸣,王晓宁,韩雅琴,秦川
2001, 18(02): 29-32.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东省实验动物工作回顾
黄韧,邹移海,陈荣标,顾为望,陈系古,魏社林,潘甜美,刘忠华
2001, 18(02): 33-35.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糖尿病研究与动物模型
廖蓉,谭毅,王鸿雏
2001, 18(02): 36-38.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糖尿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方厚华,仇志华
2001, 18(02): 39-42.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转基因动物模型的进展
栾蓉晖,李瑞生
2001, 18(02): 43-44.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PF级实验动物设施内的信息交流、数据记录和通讯系统
张泽全,金树兴,贾国学,饶凤飞
2001, 18(02): 45-47.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PF级实验动物设施是一个密闭的恒湿、恒温、恒定压力梯度的洁净系统 ,为了保持系统的正常运行 ,人员和物质的进出必须遵守严格的消毒制度 ,不得随意出入 ,以免引起污染。为此 ,系统内应当设置有完善的信息交流、数据记录和通讯系统 ,以利于洁净区内外的信息交流、数据记录和通讯工作 ,提高管理水平。
建立SPF级实验动物设施的基本要点和探索
郑毅
2001, 18(02): 48-50.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鼠输精管参数45例统计分析
孙朝晖
2001, 18(02): 51-52.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通过对 45例大鼠输精管进行测量 ,利用算术平均值法和直线回归法进行分析后认为 :大鼠输精管外径及壁厚与年龄 (体重 )呈正相关关系 ,内径则与年龄无相关关系。大鼠输精管与人类输精管相比 ,各参数非常接近 ,所以 ,在做输精管节育术各研究中 ,选用大鼠为动物实验模型是比较合适的。
四氧嘧啶制作大鼠糖尿病模型——剂量探讨与方法改进
叶燕丽,王辉云,王莲桂,黄丽惜,冯启胜
2001, 18(02): 53-55.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鼠小肠移植手术配合及体会
胡玉红,潘震寰
2001, 18(02): 54-55.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
2001, 18(02): 56-56.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