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心
投稿及查询
作者须知
论文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审稿中心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精彩推荐
更多>>
特邀
更多>>
前沿热点
更多>>
科学人物
更多>>
友情链接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36卷 第03期 刊出日期:2019-06-28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报告
补骨脂酚对去势导致雄性小鼠骨质疏松的治疗
张盼阳,王昭昕, 袁晓美, 毕亚男, 张 玥, 周 昆
2019, 36(03): 1.
摘要
(
)
PDF
(505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补骨脂酚对去势导致的雄性小鼠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方法 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去势模型组、阳性药组、补骨脂酚10 mg/kg和20 mg/kg体质量组,对照组做假手术,其余组均切除小鼠睾丸。造模成功6周后,小鼠给药8周取材,检测血清生化指标,取各组右腿胫骨进行MicroCT扫描,取各组小鼠股骨进行骨生物力学测定。结果 对照组、模型组、B10和B20 mg/kg组的骨钙素OC值分别为(177.69±45.13),(220.35±25.08),(167.48±74.11)和(108.76±38.17);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B10和B20 mg/kg组的Tb.N分别为(3.53±0.49)、(1.71±0.16)、(2.51±0.35)、(2.14±0.23)和(2.45±0.42)。结论 补骨脂酚对去势导致雄性小鼠骨质疏松有治疗作用。
补骨脂的不同提取物对大鼠毒性的初步研究
王昭昕,杨 莉, 卢国彦,王跃飞, 张 玥, 周 昆
2019, 36(03): 6.
摘要
(
)
PDF
(98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不同提取物的补骨脂大鼠口服给药的毒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安全依据。方法 112只SD大鼠雌雄各半,按性别、体质量随机分为8组:对照组,补骨脂生药组,补骨脂下层渗漉液高、低剂量组,补骨脂上层渗漉液高、低剂量组,补骨脂渗漉药渣高、低剂量组[生药组剂量(生药量)为3 g/kg体质量,其他给药组高、低剂量(生药量)均分别为6和3 g/kg体质量],每组14只。连续给药4周,给药周期结束后,禁食不禁水12 h,取血进行相关血生化指标检测,解剖取脏器称重计算脏器系数并测定肝脏组织中MDA,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补骨脂生药组肝脏脏器系数、ALP、MDA显著升高,胸腺脏器系数、T-AOC显著降低;补骨脂下层渗漉液剂量组肝脏脏器系数、T-AOC、ALT显著升高;补骨脂渗漉药渣高剂量组肝脏脏器系数、MDA显著升高而雌性大鼠T-AOC值显著降低,药渣低剂量组并没有明显的肝、肾毒性;补骨脂上层渗漉液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补骨脂上层渗漉液的安全性优于补骨脂下层渗漉液,但基于有效成分测定结果提示,下层渗漉液更合适入药。
不同垫料对SPF级KM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胡建武,李树梅,梁俊仕,余光祯,李 亮,武会娟,陈禹保
2019, 36(03): 13.
摘要
(
)
PDF
(218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非专业加工制作的麦秸垫料、玉米芯垫料、刨花垫料和纸质垫料对SPF级昆明小鼠(KM)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差异,以及不同垫料对小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 选用SPF级KM小鼠24只,分别使用麦秸垫料、刨花、玉米芯和纸质垫料饲养8周后,开展MORRIS水迷宫行为学实验,考察其行为学的变化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差异。结果 麦秸组学习记忆能力增加明显高于刨花组(P<0.05);水迷宫实验期间,各组增重差异不显著。定位航行实验结果显示,麦秸组第5 d的逃避潜伏期显著低于其余三组(P<0.05),其余时间段差异无显著性;空间探索实验结果显示麦秸组小鼠穿过原平台位置的次数、游泳时间均多于其余三组。结论 不同垫料对水迷宫实验中KM小鼠的体质量影响较小,麦秸垫料对KM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优于刨花垫料和玉米芯垫料,建议将麦秸垫料作为实验动物接触性垫料推广使用。
2018年5月北京市啮齿类实验动物质量抽查的病理检测
倪家敏,李淼煊, 张茜茜, 赖梦雨, 吴晓倩, 杨东明, 宋银娟, 廖 轶, 姚 娇, 董浩迪, 张 凯 ,杨利峰, 赵德明, 周向梅
2019, 36(03): 18.
摘要
(
)
PDF
(6098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2018年5月本实验室对北京地区22家实验动物机构送检的400只啮齿类实验动物进行病理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对实验动物的饲养管理提出合理建议。方法 采取心脏、肝脏、肾脏、肺脏、脾脏、大肠、小肠,制成石蜡切片或冰冻切片,经H.E.染色、PAS染色或油红O染色后置于光学显微镜观察,采集数码图像,记录结果。结果大鼠、小鼠、豚鼠有少数病例表现为肝细胞肿胀,肺脏、心脏局灶性炎性细胞浸润,大肠出现疑似球虫感染的病变;地鼠组织脏器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本次病理学抽检中的实验动物基本为健康状态,但需要加强和改善饲养管理条件。
结肠杯状细胞染色的结果比较研究
高琛琛,薛晓伟, 刘玥宏, 李利生, 徐敬东
2019, 36(03): 25.
摘要
(
)
PDF
(1186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对大鼠结肠切片标本染色对比卡诺液与甲醛固定液处理标本的区别。方法 将正常大鼠与便秘模型大鼠的结肠组织标本分别用卡诺液与甲醛固定液处理,制成石蜡切片标本后,用HE染液和高碘酸希尔法阿尔新蓝染液分别进行染色,统计杯状细胞的数量和着色度对比两种固定液所固定标本的区别。结果 与甲醛固定液相比,同组标本用卡诺液固定的杯状细胞数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n=10),着色度显著增强(P0.05,n=10)。结论 在杯状细胞的形态学观察中,用卡诺液处理标本明显优于甲醛固定液。在不同实验的标本制备中,固定液的选择应根据实验研究对象的特性而确定。
实验动物支气管鲍特杆菌检测能力验证结果与分析
邢 进, 冯育芳, 王 洪, 岳秉飞
2019, 36(03): 30.
摘要
(
)
PDF
(120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开展2017年能力验证活动,评价国内实验动物检测实验室对支气管鲍特杆菌的检测能力。方法 依据CNAS相关文件,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作为能力验证提供者,制备含有支气管鲍特杆菌及产气巴斯德杆菌和大肠杆菌为干扰菌的比对样品,提供给参加实验室,要求在规定时限内反馈检测结果及报告。结果 所制备三种样品的平均含菌量均大于1×108CFU/mL,37 ℃加速稳定性时间不少于20 d,符合比对要求。全国共有18个省市的25个实验动物检测实验室参加,均按时反馈结果和报告,满意率88%。结论 本次能力验证为实验动物呼吸道细菌比对项目的进一步开展奠定了基础。大部分参加实验室具备一致可靠的支气管鲍特杆菌检测能力。
拉布拉多犬与金毛寻回猎犬基因组中与髋关节发育不良相关基因COL6A3、FN1的SNP位点检测
白 静,马雪娜, 陈舒婷, 周子娟, 王福金, 王爱国 ,王靖宇
2019, 36(03): 35.
摘要
(
)
PDF
(422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检测拉布拉多犬与金毛寻回猎犬基因组DNA中与髋关节发育不良密切相关的COL6A3基因、FN1基因中的3个SNP位点,以期为拉布拉多犬与金毛寻回猎犬幼犬的选育提供有效的遗传学诊断方法。方法 全国范围内募集经过影像学诊断的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拉布拉多犬8只、金毛寻回猎犬5只,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提供经影像学诊断的健康的拉布拉多犬23只、金毛寻回猎犬7只作为实验对象,静脉采血,提取血细胞的基因组DNA样本,采用PCR/测序方法对COL6A3基因上的2个SNP位点(CFA25∶51031100,51040259)和FN1基因的1个SNP位点(CFA37∶25095511)进行基因型检测,并统计分析SNP位点的基因型与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关联度。结果 COL6A3(CFA25∶51031100,51040259)和FN1(CFA37∶25095511)SNP位点的基因型与犬的髋关节发育不良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COL6A3(CFA25∶51031100,51040259)和FN1(CFA37∶25095511)SNP位点均不能成为拉布拉多犬与金毛寻回猎犬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实用性遗传学诊断指标。
导盲犬和淘汰犬肠道菌群的差异性研究
董建一,许 尧,胡雨奇, 张利龙,龙尚琴, 李鹏飞, 王靖宇, 李 明
2019, 36(03): 40.
摘要
(
)
PDF
(352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导盲犬和淘汰犬之间肠道菌群的差异,分析两者特征性差异菌群。方法 收集16只导盲犬和10只淘汰犬的新鲜粪便样本,按照犬品种和性别分为拉布拉多雄性导盲犬(GD-ML)和淘汰犬(ED-ML)、拉布拉多雌性导盲犬(GD-FL)和淘汰犬(ED-FL)、金毛雄性导盲犬(GD-MG)和淘汰犬(ED-MG),另外从中随机抽取9只导盲犬和4只淘汰犬分为导盲犬组(GD)和淘汰犬组(ED),共分为4组配对。提取粪便样本总DNA,应用PCR-DGGE技术获得肠道菌群图谱,应用相关软件和统计学方法对每组配对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 聚类分析结果显示,GD和ED,GD-ML和ED-ML,GD-FL、ED-FL和GD-MG均各归为一类,表明导盲犬和淘汰犬之间肠道菌群存在差异。肠道菌群多样性、丰富度和均匀度分析结果显示,每两个配对组之间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存在差异,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差异性条带测序分析结果显示:与ED相比,GD Megamonas funiformis YIT 11815菌株增多;与ED-ML相比,GD-ML Succinatimonas hippei YIT 12066、Lactobacillus vaginalis DSM 5837、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NCFM、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 A2-165菌株增多,Collinsella aerofaciens ATCC 25986和Prevotella copri DSM 18205菌株减少;与ED-FL相比,GD-FL Ruminococcus gnavus AGR2154、Fusobacterium russii ATCC 25533菌株减少;与ED-MG相比,GD-MG Tropheryma whipplei str. Twist菌株增多。结论 本研究发现导盲犬和淘汰犬肠道菌群存在差异,未来对差异菌群的进一步研究可能有助于辅助导盲犬的早期筛选。
右美托咪定通过抑制NLRP3炎性体激活减轻高氧诱导的急性肺损伤
李 刚,喻红彪,任思宏
2019, 36(03): 48.
摘要
(
)
PDF
(153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减轻高氧诱导的急性肺损伤的效果及机制。方法 雄性 SD 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模型组与右美托咪定组,每组各10只,模型组与右美托咪定组构建高氧肺损伤模型。右美托咪定组在造模同时注射右美托咪定,对照组与模型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造模1周后取出肺部组织测定其干湿重比例。应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的IL-6、iNOS、VEGF和bFGF蛋白表达量。应用RT-PCR法测定IL-2 和TNFα表达量。应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测定NLRP3和Cav-1蛋白表达量。结果 模型组肺组织干湿重比为(4.82±0.26),高于对照组(2.29±0.51)和右美托咪定组(3.11±0.53),P<0.05。在造模1周以后,右美托咪定组平均呼吸频率为(72.75±6.74)次/min,低于模型组(P<0.05),血清VEGF和bFGF水平分别为(0.368±0.079) ng/L和(24.85±2.36) ng/L,高于模型组(P<0.05)。右美托咪定组IL-6和iNOS显著低于模型组,NLPR3和Cav-1则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以抑制NLRP3炎性体激活减轻高氧诱导的急性肺损伤。
卵细胞体外成熟(IVM)在小鼠生物净化中的应用
杜江涛,武晓静, 戴方伟,卢领群,周莎桑,应华忠,郭红刚
2019, 36(03): 53.
摘要
(
)
PDF
(142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在小鼠生物净化中,从超排后未排卵的卵巢,取卵泡内未成熟卵采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n vitro maturation,IVM)使之在体外成熟并具备受精能力,以提高卵子利用率和作为常规促超排失败的一种补救措施。方法 在小鼠生物净化中,取注射PMSG和HCG后未排卵卵巢,在实体显微镜下划破卵泡挑选卵丘卵母细胞复合物(COCs),置于成熟液滴中在体外发育成熟。同时以注射PMSG和HCG后正常超排卵、只注射PMSG后取未成熟卵体外成熟和注射PMSG和HCG后取疑似成熟卵和裸卵体外成熟作为对照。经体外受精、体外胚胎发育后,将2-细胞胚移植到受体输卵管,使其在受体内发育成为成熟的个体。结果 注射PMSG和HCG后未排卵组(A组),卵细胞体外成熟率为87.0%±3.2%,二胞率为55.1%±12.3%,囊胚率为23.1%,移植41枚二细胞胚至2只受体鼠,出生5只幼崽,产仔率12.2%。只注射PMSG,48 h后取未成熟卵组(B组),体外成熟率为83.9%±3.9%,二胞率为51.8%±9.3%,囊胚率为38.5%±13.9%。注射PMSG和HCG正常超排组(C组),其二胞率为78.9%±0.6%,囊胚率为78.0%±3.8%。注射PMSG和HCG未排卵卵巢,取裸卵和疑似成熟卵(D组),体外成熟培养0 h,6 h和16~18 h,其成熟率、二胞率和囊胚率与其它三组相比均较低且有极显著性差异。A组和B组与正常对照C组相比,二胞率均有显著性差异,囊胚率均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 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可以作为小鼠生物净化中促超排失败的一种补救措施,并且可以提高珍稀品系小鼠的卵子利用率。
维丙胺联合盐酸氟西汀对抑郁症小鼠的作用研究
伍锡栋, 谢 梦,寇 光,丁 琦, 张 芸,张五萍
2019, 36(03): 58.
摘要
(
)
PDF
(140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考察研究维丙胺胶囊联合盐酸氟西汀胶囊对小鼠抑郁症的作用效应。方法 采用慢性应激加孤养的方法建立小鼠抑郁症模型。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维丙胺组、盐酸氟西汀组及维丙胺联合盐酸氟西汀组(联合用药组),每组10只,并连续30 d灌胃给药,观察各组小鼠的体质量变化、糖水偏爱率、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及悬尾不动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评价联合用药对抑郁症小鼠的作用效果。结果 建模完成时(给药第0天),各抑郁症模型组与空白对照比较,糖水总消耗量、糖水偏爱率及体质量均极显著性的降低(P<0.01)。灌胃给药后,各给药实验组动物体质量均有增长,第30天,与模型组比较,联合用药组体质量增长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39天,维丙胺组体质量增长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46天,联合给药组与盐酸氟西汀组比较,体质量增长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50天,各给药实验组糖水总消耗量及糖水偏爱率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与模型组比较,维丙胺组糖水总消耗量及糖水偏爱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联合用药组糖水总消耗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用药组糖水偏爱率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维丙胺组、联合用药组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及悬尾不动时间显著减少,与模型组比较,维丙胺组游泳和悬尾不动时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用药组悬尾不动时间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盐酸氟西汀组比较,联合用药组悬尾不动时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通过实验提示维丙胺具有抗抑郁作用,且联合盐酸氟西汀效果更佳,本研究将为临床抑郁症的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与参考。
应用微卫星DNA标记对广西食蟹猴的遗传学研究
张洁宏,覃辉艳,李 彬,杨 慧, 王 芳, 陈华凤
2019, 36(03): 63.
摘要
(
)
PDF
(160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广西食蟹猴不同生产繁殖群进行遗传检测,分析广西不同繁殖群食蟹猴的遗传背景,为建立广西食蟹猴遗传质量检测方法和种群资源库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应用20个微卫星基因位点和毛细管电泳技术对广西3个不同生产群食蟹猴进行遗传检测,并计算群体内和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参数。结果 共检测到等位基因237个,其观察等位基因数(Na)为5~19个,平均11.85个;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85;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817。3个不同生产群(F、N和W)分别检测到等位基因158、158和173个,平均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8371、0.8318和0.8642;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7692、0.7653和0.8001,3个不同生产群存在较高的遗传多态性。3个生产群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多数位点处于H-W平衡。群内近交系数Fis均值为0.0235,总群体近交系数Fit均值为0.0628,遗传分化系数Fst均值为0.0402,基因流Nm均值为5.9616,表明3个生产群基本处于随机交配状态,群体间遗传分化很小。3个生产群遗传距离为0.2556~0.3223,遗传相似度为0.7245~0.7745,聚类分析显示F群体和N群体先聚为一类,再和W群体聚为一类,符合3个繁殖猴场各自关联引种历史特征。结论 本研究有效分析了广西食蟹猴的遗传多态性和群体间的遗传关系,所选的20个微卫星基因位点可用于食蟹猴遗传质量检测。
电凝法制作Balb/c小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实验研究
张雪梅, 李 兵, 陈立杰, 焦卓敏,黄 山, 尚 宏
2019, 36(03): 69.
摘要
(
)
PDF
(781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电凝法电凝小鼠大脑中动脉,引起大脑中动脉闭塞,建立小鼠脑缺血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电凝法直接闭塞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 MCA)制作成年雄性Balb/c小鼠脑缺血模型(模型组,n=20只);同时,同批次Balb/c小鼠经相同部位开颅,但不电凝闭塞大脑中动脉的小鼠作为假手术组(假手术组,n=20只)。于术后第24 h、72 h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function severity score, mNSS)评估模型组及假手术组小鼠神经功能损伤情况。结果 术后第24 h取模型组Balb/c小鼠损伤区域脑组织切片,行苏木素-伊红染色,镜下显示缺血脑组织间质水肿,同时伴有空腔形成,局部脑组织结构变得疏松,且着色较淡,神经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神经细胞胞体缩小,部分细胞轮廓欠清晰,可以见到不同程度的细胞变性坏死,核固缩,核仁消失现象。模型组在术后第24 h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且这种差别可维持到术后第72 h。结论 电凝法可以在Balb/c小鼠中成功制作小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研究简报
探讨药物GLP机构致癌试验中啮齿类动物的临床检查
李春令,刘增祥, 刘金鑫, 孙昌华
2019, 36(03): 74.
摘要
(
)
PDF
(139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致癌性试验主要用于评价新药潜在的致癌性风险,是药物GLP机构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致癌试验的实验周期较长,动物的临床检查是整个试验的一项重要内容,临床检查结果为动物人道终点、临床病理学检测、组织病理学检查提供直接参考依据,本文总结并归纳了2年来大鼠背景数据的临床检查经验,探讨在致癌试验中的应用,以便于为检验人员提供更加全面的动物信息。
屏障动物房书虱爆发、处置与风险评估
张金梅,康 康,陈国元,张笑瑞,唐 蔚,朱怡琴, 吴宝金
2019, 36(03): 77.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书虱属啮虫目虱科昆虫,是粮仓、图书馆及家居生活中较常见的一类昆虫,较少出现在实验动物屏障环境中。本单位在屏障动物房IVC排风管道中发现书虱爆发,经采取管道清洗、敌敌畏消杀及降低湿度等措施,控制了书虱爆发,清除了病原威胁。本文对书虱爆发的经过、处置方法及效果进行了介绍,并对书虱的来源、处置方法的选择及书虱对实验动物屏障设施的潜在风险进行了探讨。
研究进展
抑郁症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苗茸茸,曲显俊
2019, 36(03): 80.
摘要
(
)
PDF
(153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抑郁症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但是抑郁症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仍有许多未知之处。抑郁动物模型可以模拟人类抑郁症的临床症状且这些症状可被有效的药物逆转,这对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及抗抑郁药物研发、临床疗效评价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常见的抑郁动物模型主要通过给予应激、手术、药物、改造基因来构建。本文综合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对于常用抑郁症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和评价体系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抑郁症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结直肠癌肝转移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乔大伟, 李玉芳,李胜男, 肖 云, 姜礼双,孔桂美, 卜 平
2019, 36(03): 86.
摘要
(
)
PDF
(148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肝脏是结直肠癌转移最主要的靶器官,结直肠癌肝转移也是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结直肠癌肝转移动物模型构建的方法主要包括原位种植模型,用于研究结直肠癌发生肝转移过程及其相关机制;异位种植模型,用于评价各种治疗方案;异种种植模型,用于对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的筛选;转基因动物模型用于准确地引导患者进行靶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