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心
投稿及查询
作者须知
论文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审稿中心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精彩推荐
更多>>
特邀
更多>>
前沿热点
更多>>
科学人物
更多>>
友情链接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40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3-06-28
上一期
论著
我国实验动物科学普及的迫切性和实现路径
刘子亮, 胡建武
2023, 40(3): 1-6. DOI:
10. 3969 / j. issn. 1006-6179. 2023. 03. 001
摘要
(
)
PDF
(79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验动物科技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科研单位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志,实验动物作为“ 活的精密仪器” ,在国家生物安全及生物医药创新乃至生命科学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由于多种原因,早些年实验动物科普工作未能得到有效的宣传,但近年来,在“ 非典” “ 新冠” 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与疫苗技术攻关过程中,实验动物逐步被更多公众所认识,对实验动物科学的了解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实验动物科普工作、实验动物科研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实验动物的科普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需求。
高脂高糖饮食对巴马小型猪肠道菌群的影响
牛苗苗, 赵玉琼, 相磊, 贾云晓, 戴鑫, 陈华
2023, 40(3): 7-11. DOI:
10. 3969 / j. issn. 1006-6179. 2023. 03. 002
摘要
(
)
PDF
(763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高脂高糖饮食 8 个月对巴马小型猪血脂和粪便中肠道菌群的影响。 方法 将 10 头巴马小型猪随机分为对照组( n = 3)和实验组( n = 7) ,对照组小型猪正常喂养,实验组给予高脂高糖饮食。 各组动物分别于实验前及实验 8 个月后进行空腹采血,检测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血脂指标。 实验 8 个月后无菌采集各动物粪便,采用 16S rRNA 测序技术检测肠道菌群组成。 结果 高脂高糖饮食 8个月后,实验组粪便中肠道菌群物种数量未见明显改变,厚壁菌门相对丰度增加,拟杆菌门和变形菌门丰度降低(P<0. 05) 。 实验组小型猪体质量、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5) 。结论 高脂高糖饮食可以增加巴马小型猪粪便中厚壁菌门相对丰度,降低拟杆菌门和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提示这些肠道菌群的失调可能参与调节了宿主高脂血症的发生。
RELM-β 基因敲除大鼠的繁育及基因型鉴定
陈惠莲, 周灵灵, 谢思琳, 张超, 谭骏岚, 王飞英, 易健, 戴爱国
2023, 40(3): 12-17. DOI:
10. 3969 / j. issn. 1006-6179. 2023. 03. 003
摘要
(
)
PDF
(448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抵抗素样分子 β(RELM-β)基因敲除大鼠的最优繁育方式和基因型鉴定方法。 方法 将 RELMβ- / -纯合子雌性 Sprague Dawley( SD)大鼠和野生型雄性 Wild type( WT) SD 大鼠按 2 ∶ 1 交配,繁育出 F1 杂合子大鼠,采用 RELM-β- / -纯合子互交、RELM-β+ / -杂合子互交、纯合子及杂合子互交( 正交及反交) 4 种方式交配,PCR 扩增凝胶电泳法鉴定子代大鼠基因型,观察子代大鼠的外形,统计子代大鼠数量、体质量及纯合率。 结果 PCR 扩增凝胶电泳法成功鉴定亲代及子代大鼠的基因型,3 种基因型大鼠的外观形态无明显差异,3 周至 6 周龄大鼠体质量无明显差异,不同交配方式子代数量无明显差异。 结论 合理的繁殖方法并进行正确的鉴定是获得 RELM-β 基因敲除 SD 大鼠的重要途径,PCR 扩增凝胶电泳法具有快速、经济,重复性较好的优点。
表达人二肽基肽酶 4( hDPP4)转基因小鼠的主要生物学特性指标测定
隗和儒, 翟悦怡, 刘超, 白天雨, 刘树锋, 谢英
2023, 40(3): 18-23. DOI:
10. 3969 / j. issn. 1006-6179. 2023. 03. 004
摘要
(
)
PDF
(88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表达人二肽基肽酶 4( hDPP4)的转基因小鼠的生物学特性指标,为将其应用于中东呼吸综合征的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方法 本实验室构建了表达 hDPP4 的转基因小鼠 C57BL / 6J-TgN ( UBC-hDPP4-GFP )CLARS,简称 Tg
hDPP4
。 对不同性别(每组 5 只)的 Tg
hDPP4
小鼠的 10 项血液生化指标、18 项血液生理指标、4 ~ 16 周龄生长发育指标和 8 项脏器指数进行测定,并与不同性别(每组 5 只)的野生型 C57BL / 6J 小鼠进行比较,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与野生型 C57BL / 6J 小鼠相比,Tg
hDPP4
F3 雄鼠的丙氨酸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均降低,血糖和血尿氨素均升高;与野生型 C57BL / 6J 小鼠相比,Tg
hDPP4
F3 雌鼠的丙氨酸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均升高;Tg
hDPP4
F3 雄鼠的体质量自 5 周龄开始均高于野生型雄鼠。 结论 hDPP4 的转入对 Tg
hDPP4
小鼠的血糖、血尿氨素、丙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等部分血液生化指标和体质量均产生影响。
巢式 PCR-HRM 法在点突变模式小鼠基因分型中的应用
刁戈, 田敏, 李润博, 郭建新, 韩健
2023, 40(3): 24-30. DOI:
10. 3969 / j. issn. 1006-6179. 2023. 03. 005
摘要
(
)
PDF
(733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利用巢式 PCR 结合高分辨率熔解曲线( HRM)技术,改进点突变模式小鼠的基因分型方法。 方法 以ob / ob 鼠和 db / db 鼠为样本,剪小鼠脚趾编号并提取基因组 DNA。 根据突变位点参考序列设计巢式 PCR 引物并进行两轮扩增后,对产物进行 HRM 分析,获得基因分型结果。 同时,通过 PCR-SBT 法和 PCR-RFLP 法对分型结果的准确性进行验证。 结果 对 80 只 ob / ob 鼠和 65 只 db / db 鼠进行了检测,巢式 PCR-HRM 法能够准确地分辨出 3 种基因型。 在 ob / ob 鼠中,鉴定得到的纯合子、杂合子和野生型分别为 21、47 和 12 只。 而在 db / db 鼠中,纯合子、杂合子和野生型分别为 23、33 和 9 只。 巢式 PCR-HRM 法的分型结果与 PCR-SBT 法和 PCR-RFLP 法的结果高度一致,且分型结果与小鼠表型一致。 结论 建立的巢式 PCR-HRM 法是一种快速、简便、准确度高的基因分型方案,适用于大批量点突变模式小鼠的基因分型鉴定。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非临床安全性再评价
张燕华, 姜智换, 沈莉, 李超
2023, 40(3): 31-37. DOI:
10. 3969 / j. issn. 1006-6179. 2023. 03. 006
摘要
(
)
PDF
(286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已上市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进行非临床安全性再评价,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单次给药毒性实验:40 只 SD 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和 40. 04、138. 60、295. 56 g 生药 / kg 剂量组,单次灌胃给药后连续观察大鼠 14 d 内的体质量、摄食量等毒性变化。 28 d 给药毒性实验:将 120 只 SD 大鼠分为阴性对照组和 10. 01、32. 03、64. 06 g 生药 / kg 剂量组,连续灌胃 28 d,恢复期 28 d,检测动物的体质量、摄食、眼科检查、临检、大体剖检及组织病理学等。 结果 单次给药毒性实验:138. 60 g 生药 / kg 剂量组出现药后活动减少、俯卧等,295. 56 g 生药 / kg剂量组 7 / 10 例动物死亡,单次给药的最大耐受量 ( MTD) 为 138. 60 g 生药 / kg。 28 d 给药毒 性 实 验:除 32. 03、64. 06 g 生药 / kg 组部分动物出现肝细胞肥大外,其余剂量组均未见与药物相关的异常变化,28 d 给药最大未观察到损害作用剂量(NOAEL)为 64. 06 g 生药 / kg。 结论 通过 SD 大鼠的单次给药毒性实验和连续 28 d 经口灌胃毒性实验,提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在临床给药周期内安全、无毒。
彭布洛克威尔士柯基犬 19 个 STR 基因座的多态性研究
杨金龙, 熊新, 李金龙
2023, 40(3): 38-41. DOI:
10. 3969 / j. issn. 1006-6179. 2023. 03. 007
摘要
(
)
PDF
(77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彭布洛克威尔士柯基犬(以下简称柯基犬) 的 19 个 STR 基因座进行遗传多态性研究。 方法 选用犬荧光标记 19 个 STR 基因座复合扩增试剂盒进行 PCR 扩增,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对 212 只纯种柯基犬的19 个基因座的多态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经 Hardy-Weinberg 平衡检验,除 PEZ20 基因座外,P 值均大于 0. 05,18 个基因座的累积非父排除率(CPE)为 0. 9998289783352165,累积个体识别率( TDP) 为 0. 999999999999998,平均杂合度和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 0. 631 和 0. 604。 结论 19 个 STR 基因座中的 18 个(PEZ20 基因座除外) 联合应用可以用于柯基犬的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
犬乳腺癌基因表达特征及肿瘤预后标志物分析
谭杰仁, 王晓明, 程旭, 折志刚, 张晓晶, 李红良, 张娥娟
2023, 40(3): 42-52. DOI:
10. 3969 / j. issn. 1006-6179. 2023. 03. 008
摘要
(
)
PDF
(1994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犬自发性乳腺癌的基因表达特征和预后标志物。 方法 从公共数据库获取多个犬乳腺癌转录组数据集,校正合并获得大样本量的整合数据集。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与疾病预后相关的基因聚类,筛选与预后不良相关的特征性基因并在细胞水平进行验证。 结果 共识聚类分析获得的聚类 3 与犬乳腺癌的低生存率相关,其特征性基因主要富集于细胞增殖相关信号通路。 经过单因素分析并与人类数据集提取交集基因,获得 11 个与乳腺癌预后不良相关的跨物种保守性关键基因。 利用犬乳腺癌细胞系证实其中的 ZBTB16 和 ABI3BP 基因参与调节乳腺癌细胞增殖。 结论 成功获得一组保守性风险基因,可作为生物标志物用于犬自发性乳腺癌及犬乳腺癌动物模型的疾病分型和预后评估。
rTg4510 转基因小鼠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内Tau 病变特征异同的比较#br#
李梦, 陈柏安, 卢静
2023, 40(3): 53-60. DOI:
10. 3969 / j. issn. 1006-6179. 2023. 03. 009
摘要
(
)
PDF
(924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本研究拟为选择 rTg4510 转基因小鼠用于磷酸化 Tau 蛋白代谢、AD 相关致病机制及药物筛选等研究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方法 利用免疫荧光染色通过 S396、4G8、IBA1 等抗体检测了 rTg4510 转基因小鼠与 AD 患者脑内磷酸化 Tau 蛋白、β 淀粉样蛋白( Aβ) 斑块和小胶质细胞,利用 CaseViewer、IPWIN Application 和 GraphPadPrism 8 软件对三者进行了分析,比较了 rTg4510 转基因小鼠与 AD 患者脑内磷酸化 Tau 蛋白聚集的表达、分布、类型以及小胶质细胞病变、Aβ 斑块等特征的异同。 结果 与 AD 患者大脑皮质及海马中磷酸化 Tau 蛋白( S396) 的表达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特征相似(P<0. 001) ,rTg4510 转基因小鼠大脑皮质及海马中磷酸化 Tau 蛋白( S396)的表达显著高于野生对照小鼠(P<0. 001) 。 与 AD 患者大脑皮质中磷酸化 Tau 蛋白( S396)表达显著高于相同面积内海马区磷酸化 Tau 蛋白( S396) 表达的特征相近( P < 0. 001) ,rTg4510 转基因小鼠大脑皮质中磷酸化 Tau 蛋白( S396)表达相对于相同面积内海马区磷酸化 Tau 蛋白( S396) 的表达也有类似趋势。 与 AD 患者相似,rTg4510 转基因小鼠脑内过度磷酸化 Tau 蛋白( S396)聚集均可见 type1 类型和 type2 类型。 与 AD 患者相似,rTg4510 转基因小鼠脑内小胶质 细 胞 ( IBA1) 对 过 度 磷 酸 化 Tau 蛋 白 ( S396) 识 别 敏 感。 与 AD 患 者 脑 内 过 度 磷 酸 化 Tau 蛋 白( S396)伴随出现 Aβ 斑块(4G8)异常表达不同的是,rTg4510 转基因小鼠脑内过度磷酸化 Tau 蛋白( S396)未伴随出现 Aβ 斑块(4G8)异常表达。 结论 rTg4510 转基因小鼠将是用于研究 AD 相关磷酸化 Tau 蛋白致病机制和药物研发等方面可用的动物模型。
自发持续性心房颤动动物实验模型的探索研究
张冬, 张敏, 朱瑾彦, 李彬
2023, 40(3): 61-70. DOI:
10. 3969 / j. issn. 1006-6179. 2023. 03. 010
摘要
(
)
PDF
(1673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建立自发持续性房颤的动物实验模型。 方法 选择贵州小型猪,经麻醉诱导、呼吸插管后建立二尖瓣返流及假手术组模型。 二尖瓣返流模型组 4 只,对照假手术组 4 只,对比观察术后最长周期(6 个月)内自发持续性房颤的发生与发展,期间(术前、术后即刻、术后 3 个月、术后 6 个月)分别进行心电图及心脏超声检测,以便明确房颤及瓣膜返流情况。 期间模型若出现自发持续性房颤,实验即刻终止,并进行三维电生理标测;若实验动物模型未出现自发持续性房颤,最长观察时间为 6 个月,并进行三维电生理标测及房颤易感性检验。 结果 成功建立二尖瓣返流及假手术组模型,各组最长周期(6 个月)内均未出现自发持续性房颤;二尖瓣返流组左心房明显扩大,出现明显结构重构;与对照组相比,二尖瓣返流组短时间房颤片段显著减少,起搏刺激后房颤心率 / 全部心率比例显著增加;二尖瓣返流组与对照组相比房颤易感性明显增高。 结论 本实验成功建立持续性房颤的动物实验模型1 例,并发现二尖瓣返流可以引起房颤易感性的明显升高。
实验动物能力验证计划肽酶-3 检测
王洪, 魏杰, 李欢, 周佳琪, 岳秉飞, 马丽颖
2023, 40(3): 71-74. DOI:
10. 3969 / j. issn. 1006-6179. 2023. 03. 011
摘要
(
)
PDF
(450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组织实施能力验证计划,评价实验室的实验动物质量检测能力,提高实验室质量控制水平。 方法依据 CNAS-CL03 能力验证提供者认可准则组织实施能力验证计划,样品通过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 参加单位在规定时限内提交检测结果和相关原始记录,将实验室结果与标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共有 8 家实验室参加本次能力验证计划,其中 6 家实验室提交了满意结果,本次能力验证计划的满意率为75%。 结论 实验动物质量控制实验室肽酶-3 的整体检测水平较高,少数实验室存在可提升空间。
舒泰 50 与速眠新Ⅱ混合配比对 SPF 小鼠的麻醉效果
聂永胜, 陈曦, 梁萍萍, 吴谦, 冉茜, 林心文, 潘予恢, 曾琳, 刘明明, 王玮
2023, 40(3): 75-79. DOI:
10. 3969 / j. issn. 1006-6179. 2023. 03. 012
摘要
(
)
PDF
(78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新型非管制麻醉药舒泰 50 与速眠新Ⅱ混合配比对 SPF 小鼠的麻醉效果,希望能找到一种对各品系小鼠都能达到理想麻醉效果的方法。 方法 参照药物说明书,以犬猫兔用量为参考,分别单用速眠新Ⅱ( 30 倍稀释液) ,单用舒泰 50(10 倍稀释液) ,速眠新Ⅱ与舒泰 50 各稀释 10 倍按 1 ∶ 1 混合配比,速眠新Ⅱ( 20 倍稀释液)与舒泰 50(5 倍稀释液)1 ∶ 1 混合配比,给药方法均按 0. 1 mL / 20 g 的剂量对各品系小鼠进行腹腔注射给药,单用药物使用 5 只 CD-1 品系给药,混合药物采用 6 种品系,每组 10 只进行给药。 结果 单用速眠新Ⅱ小鼠全部死亡,单用舒泰 50 小鼠无法达到麻醉外科期。 混合配比的方法,除了一只小鼠因保温不当而死亡,其余小鼠均能达到手术麻醉期,且正常苏醒。 结论 经过浓度换算,速眠新Ⅱ以 10 ~ 25 mg / kg 的浓度按 1 ∶ 1 的比例联合舒泰 50 10 ~ 25mg / kg 的浓度,在小鼠腹腔注射麻醉的实际使用中能达到理想效果,在小鼠实验麻醉中具有较强的应用推广价值。
技术
动物实验质量标准化控制及北京市新地方标准解读
李楠, 王天奇, 张长勇, 孙希贞, 暴国, 何嘉玲, 孙德明
2023, 40(3): 80-83. DOI:
10. 3969 / j. issn. 1006-6179. 2023. 03. 013
摘要
(
)
PDF
(76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动物实验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动物实验技术质量控制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可快速推动动物实验相关的多学科多领域快速发展。 本文通过解读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 / T 1717—2020《动物实验管理与技术规范》编制背景及主要条款等内容,以便于相关人员更好的理解该标准,更好的对动物实验进行质量标准化控制。 该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将有利于提高动物实验的科学性和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推动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
不同麻醉方法对小型猪 PET / CT 检查结果的影响
刘天文
2023, 40(3): 84-87. DOI:
10. 3969 / j. issn. 1006-6179. 2023. 03. 014
摘要
(
)
PDF
(510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利用
18
F-Flurpiridaz 进行小型猪心肌灌注检查过程中,观察 2 种麻醉方法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方法 正常实验用普通级巴马小型猪 4 头,随机分为 2 组,每组 2 头。 A 组采用陆眠宁与咪达唑仑复合肌肉注射麻醉;B组采用舒泰与咪达唑仑复合肌肉麻醉。 比较 2 组心肌灌注显像的结果。 结果 A 组的心肌灌注显像出现了假阳性,B 组实验结果如预期。 结论 2 种麻醉方案均可完成小型猪的保定麻醉。 但在进行心血管相关实验检查中,建议避免或减少使用陆眠宁进行复合麻醉。
2017—2020 年野鼠病原检出情况分析
张琬琳, 张萌, 谢雨薇, 苗向南, 张巧稚, 王雪妹, 罗立平, 韩雪
2023, 40(3): 88-91. DOI:
10. 3969 / j. issn. 1006-6179. 2023. 03. 015
摘要
(
)
PDF
(105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分析野鼠携带病原体种类来改善有害动物防治方法,提高防治效果,降低实验动物外源性病原污染风险。 方法 取毒饵站内发现的新鲜野鼠粪便或采集被采食的毒饵站内的环境拭子,机械捕鼠器或绞杀笼中捕捉到的野鼠的毛皮拭子,进行全面的 PCR 检测。 结果 共收集检测样品 40 份,检出 11 种细菌、3 种病毒、5 种寄生虫。 其中螺杆菌的检出率最高,为 75%。 结论 通过检测分析,野鼠携带病原体种类(包括人畜共患病) 及检出率均较高。
黄芪甲苷对 1 型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的影响
姜帆, 孙继超, 张佳, 武会娟
2023, 40(3): 92-97. DOI:
10. 3969 / j. issn. 1006-6179. 2023. 03. 016
摘要
(
)
PDF
(856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黄芪甲苷对 1 型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的防治效果,探索其作用机制。 方法 建立 1 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选取血糖达标大鼠随机分为 5 组,另设正常对照 1 组,每组 10 只。 灌胃黄芪甲苷并定期监测血糖、体质量,16 周后对各组大鼠视网膜组织的炎性因子 IL-6、TNF-α、血清中氧化应激指标 MDA 和 SOD 进行检测,对视网膜进行病理分析。 结果 黄芪甲苷对 1 型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有改善作用。 其对血糖和体质量影响较小,但相比于模型对照组,可以显著降低视网膜组织中的 IL-6、TNF-α 含量和血清中 MDA 含量( P< 0. 05) ,提高血清中的 SOD活力(P<0. 05) ,并可降低视网膜内 VEGFA 的表达。 结论 黄芪甲苷对 1 型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具有保护作用,作用机制与抑制炎性反应、氧化应激和降低 VEGFA 表达有关。
综述
实验动物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孙效容, 杨棣远, 苏丹, 贵文娟, 陈玥
2023, 40(3): 98-103. DOI:
10. 3969 / j. issn. 1006-6179. 2023. 03. 017
摘要
(
)
PDF
(236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FA)可以精准直观的反应眼底相关病变,在眼底疾病动物模型的检测中不可或缺。FFA 图片质量主要受显影强度和显影时间的影响,而显影强度和显影时间受诸多因素调控。 笔者结合实验动物不同物种多年 FFA 拍摄经验并参考国内外研究文献,总结分析影响实验动物 FFA 显影强度和时间的各项可控因素,着重对比了实验动物不同物种与人类血液黏稠度、血液流速、血液 pH 值、体温的差别及对 FFA 显影强度及初次显影时间、维持时间、消退时间的影响。 同时分析了对不同实验动物物种间 FFA 差异和 FFA 拍摄时引起动物不良反应的因素。 希望提供这些信息和数据能够帮助解决研究者在实验动物 FFA 造影中遇到的问题,获得更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实现 FFA 检测在实验动物中的应用价值。
血管内膜增生和再狭窄手术模型的研究进展
姚智超, 朱妍, 霍丽蓉
2023, 40(3): 104-108. DOI:
10. 3969 / j. issn. 1006-6179. 2023. 03. 018
摘要
(
)
PDF
(79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技发展颠覆了传统的生活模式,但由于良好生活习惯的缺乏,加剧了人类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总量连年增多即是一个明显例证,也就此显著提高了临床血管成形术介入治疗的需求量。 传统治疗方案存在较高的术后再狭窄可能性,因此明确再狭窄发生的机制对再狭窄的防治具有重大的意义。 探索再狭窄诱因与治疗方案的前提主要在于构建可靠、安全、稳定的血管再狭窄动物模型。 目前,内膜增生和再狭窄模型已经成熟并广泛地应用于模拟血管成形术后血管再狭窄的情况。 内膜增生的动物模型可采用多种方式致动脉损伤,如球囊导管、导丝、结扎和套环等。 这些方法均可以造成动脉内膜增生,继而导致血管狭窄。 本文将结合各种建模方法的特点概述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以求寻找一种实用性最强的建模方法,供实验性血管疾病研究参考。
糖尿病男性生殖损伤的病理机制研究进展
薛晶文, 马小茹
2023, 40(3): 109-113. DOI:
10. 3969 / j. issn. 1006-6179. 2023. 03. 019
摘要
(
)
PDF
(81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随着全球育龄青年不孕不育基数日益渐长,糖尿病所致的男性生殖障碍成为了人类关注的热点。 糖尿病是一种以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导致机体血糖升高的一种慢性代谢综合征。 糖尿病引发的大血管并发症有糖尿病心肌病、糖尿病肾病以及视网膜病变等,生殖功能损伤也是其中之一。 糖尿病睾丸组织损伤的机制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糖脂代谢、氧化应激、炎性反应、内质网应激、自噬等多个方面。 本综述简述糖尿病引发男性生殖障碍的发病机制,为进一步探讨高糖对睾丸生精细胞的损伤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同时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药物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