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心
投稿及查询
作者须知
论文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审稿中心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精彩推荐
更多>>
特邀
更多>>
前沿热点
更多>>
科学人物
更多>>
友情链接
当期目录
1984年 第1卷 第01期 刊出日期:1984-03-25
下一期
论文
利用动物了解人类疾病的历史
Georgc Migaki;
1984, 1(01): 1-3.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现代医学研究的历史始于十八世纪后期。人们发现并全面研究、应用了可以和人的疾病相比较的动物疾病,成功地征服了很多人类的疾病。生物医学的科学家们于是清楚认识到寻找能用以解决人类疾病问题的动物疾病的重要。因此,近年来创造出来的“动物模型”一词,并不是什么新的名词。约在十年前,Dubos曾恰如其分地说过:“要是我们仔细留意,迟早会找到每一种疾病的动物模型”。传染病早在1798年,英国医生Jenner用牛痘苗给人接种预防天花,是在防治这一令人生畏的疾病方面的一项重大突破。天花一度被
发刊词
1984, 1(01): 3-3.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在我国的四化建设和科学发展的进程中,随着兽医学、医学、生物学各分枝学科和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对实验动物的数量与质量的需求与日俱增。它是生物科学的活的精密仪器,它的任何差错都能直接导致科学研究发生系统性的误差,影响科研的质量和成败。所以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各种和种内不同类型实验动物的开发、培育、管理、健康监测、以及饲养、遗传等各个方面的研究,它已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我国的实验动物科学,近年来虽然积累了不少经验,但是还相当落后,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已经影响到许多学科领域的研究质量和畜牧业生产的提高。为促进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特创办
实验动物疾病的预防及控制
W.W.Frost;
1984, 1(01): 3-11.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担任实验动物工作的兽医的职责是预防疾病的爆发并制止其传播。虽然有时也要治疗,但是在实验动物医学中,主要应着重通过选择动物来源、环境控制和免疫调节来预防和控制疾病。 (一) 动物来源在研究机构生产实验动物群,可为控制传染病提供最适条件(假定这个机构设计完善,人员配备适当而且和研究动物群分开)。除生产啮齿类小动物外,研究所和大学还要饲育实验用犬、猫、灵长目动物、山
用于实验动物的镇痛药、催眠药、镇静药、和麻酶药
W.W.Frost;
1984, 1(01): 11-15.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下表中药物常用于实验动物。实验动物对某一麻醉药的反应,也和家畜一样,决定于各自不同的因素,如种类,品种、性别、年龄、体重、体液平恒、营养状况、肥硕程度及健康状态等。选择适用于实验动物的麻醉药时,应考虑实验的目的和这些药物可能产生的不良作用。应考虑需要条件,如麻醉持续时间、恢复时间、镇痛及肌肉松驰程度、设备和人员的效能及药物对所研究器官、系统的药物动力学等。在实验过程中,要识别麻醉药不影响所要监控的生理参数可能很难,或根本不可能,但已知对所研究器官系统有明显作用的麻醉药则应避免
实验动物和公共卫生
1984, 1(01): 16-18.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实验动物医学是兽医学的一个专门领域。是随生物医学研究工作者需要标准化的、高质量实验动物发展起来的。凡从事研究人及动物保健的,均已认识到其有用和重要。目前,在生物医学研究中,所用动物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在应用中,很多涉及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72年组织专家,开会讨论实验动物医学的公共卫生方面的问题,实验动物医学的定义和范围,动物的标准化及训练计划等。本文即为这次会议的结论。一、实验动物医学的定义从广义上说,实验动物医学是从兽医学发展出来的专门分支。实验动物医学研究的
猪作为动物模型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J.Dodds;徐兆光;
1984, 1(01): 18-24.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一) 猪作为动物模型的实用价值研究生物医学的人,日益认识到动物模型对人类疾病的贡献。已经提出来的动物模型有好几百种。天然发生的动物疾病通常比用实验方法诱发的疾病和天然的人类疾病更为相似,虽然在实用上并不需要动物模型,存各方面都和同类的人类疾病相似。动物模型对人类医学的无与伦比的贡献已经在研究疾病病理发生机理,阐明宿主防卫机理、临床研究,以及药物、化学药品、
实验兔巴氏杆菌的血清学(综述)
曹树泽;
1984, 1(01): 24-27.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多杀性巴氏杆菌是兔的重要细菌病原体。巴氏杆菌病特别是呼吸道病有较高的发病率,目前,巴氏杆菌的血清学和免疫学知识是来自牛、禽,而对兔巴氏杆菌的血清学材料很少。应用革兰氏阴性菌(包括巴氏杆菌)免疫生物学的材料,来提高对兔病的理解,并产生一个预防或控制疾病的基础。本综述的目的有:1.提出革兰氏阴性菌的荚膜和细胞壁的现代理论;2.提出从动物(主要是牛和禽)分离出的巴氏杆菌的血清分类基础;3.将这种分类法应用于兔巴氏杆菌;
多杀性巴氏杆菌12:A对家兔的致病性研究
曹树泽;
1984, 1(01): 27-29.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巴氏杆菌病是家兔的严重的常见病之一,死亡率很高。初步试验证明,兔巴氏杆菌病的主要细菌血清型是12:A和3:A。这二个血清型及其他血清型的比较致病性的研究较少。为了了解巴氏杆菌的流行病学及防制方法和生产一个有效的活苗,必须弄清巴氏杆菌主要血清型的致病性和宿主对巴氏杆菌的兔疫反应。本文研究目的是确定来自兔病的巴氏杆菌血清型12:A对可的松处理与不处理的无巴氏杆菌病兔的致病性,形成集落方式及个体免疫反应。本实验所用兔是无巴氏杆菌病、无波氏杆菌病和无巴氏杆菌抗体的新西兰兔,共24只,分三组。第一组经氢化可的松处理(25
48株兔巴氏杆菌的生理学血清学特性
Brogden KA;曹树泽;
1984, 1(01): 30-31.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巴氏杆菌可感染兔的呼吸道和中耳,引起鼻炎,肺炎或败血症。这种病的死亡率为25—50%。早在1921年就记述了兔巴氏杆菌的形态生理特性,以后,很多研究者报告了传染的病理学,血清学和对分离物的抗菌素敏感性。兔培养物的一些记述也包括在各种宿主的巴氏杆菌生理学中,而其中只有很少兔巴氏杆菌。其他记述多限于各个种兔群或饲养群的流行。各种方法被用于兔巴氏杆菌的血清学分型。Carter等用间接血球凝集法报告了兔巴氏杆菌荚膜A型及D型。另外,Hagen用Carter荚膜血清和玻片凝集法报告了兔巴
自小鼠分离的几种沙氏杆菌及其致病力
B.K.kirchner;阮焕文;
1984, 1(01): 31-32.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沙氏杆菌病是实验动物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肠炎沙氏杆菌及鼠伤寒沙氏杆菌常对小鼠有致病性,而其他种沙氏杆菌对实验用小鼠常被认为比较无致病力。本文作者从22个研究及生产机构的小鼠群,取样4000余份小鼠粪便,分离出三个品系沙氏杆菌。(S. agona,S.anatum及S.oranienburg)作者用4~5周龄大的无病DBA/2NCRK小鼠来测定这些分离杆菌的治病力。结果19只接种S.agona的小鼠(由胃内灌入10~9个菌落形成单位)全部存活,没有临床症状,到实验终了,即接种后28日扑杀时,均未见眼观病变。镜检时三只小鼠有轻度灶形肠
地方性枝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感染的豚鼠群慢性肺炎的研究
刘尚高;
1984, 1(01): 32-33.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豚鼠群中最普通的疾病是肺炎及有关肺的病灶。这种呼吸道疾病难于除去而严重地危及动物的质量。除急性肺炎外,有几种慢性病理性质的变化,其中最常见的是肺间质性纤维化(PIF),其肺泡壁间中隔纤维组织增生和有大吞噬细胞的浸润。另一种情况是血管外周淋巴样组织增生(PVL)。急性肺炎病灶中曾分出支气管败血波氐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多杀性巴氐杆菌,克氐肺炎杆菌及几种病毒。但这些病原体在慢性病变中的作用不明。许多豚鼠群中有RIF及PVL的变化,RIF常被认为肺的波氐杆菌慢性感染。现介绍二篇急性与慢性肺炎的研究报告。
豚鼠的一种病毒性致死性肺炎
阮焕文;
1984, 1(01): 33-34.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豚鼠的死亡最常见的原因是肺炎。作者于5年内剖检、检查445支豚鼠,肺炎有87支(占19.5%)。这87支豚鼠全部分离出3株特异性细菌病原体,兽疫链球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肺炎链球菌。本文报导一种致死性、流行性肺炎。这个豚鼠群有200—350支,是作检查病料中有无抗酸性菌时接种用的。接种时豚鼠约五周令大,体重约200克。每个豚鼠留于群中约9周。结果这群豚鼠于皮下接种病料后出现死亡。大多数病啄鼠没有临床症状,只有个别有呼吸困难。本病致病低,只有0.7%,但致死率高,几乎100%死亡。传染
弯杆菌病——一种实验动物的新病
1984, 1(01): 34-36.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1913年后发现与绵羊、牛流产有关的一种弧菌,称为胎儿弧菌。1957年发现有二群不同的弧菌,各有其血清学及生化反应的特点;能适于42℃生长的菌体称为“有关弧菌”(related vibrios)。1967年首次从病人腹泻粪便中分出有关弧菌。近年来,因其与霍乱弧菌的表型与基因型有所不同,就改称为胎儿弯杆菌(Campylobacter fetus),这样根据新的分类法,“有关弧菌”变为空肠弯杆菌C.jejuni及大肠弯杆菌C.c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