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1989年 第6卷 第04期    刊出日期:1989-12-25
    论文
    家养动物的遗传工程:来自鼠遗传模型报告
    Jean-Paul Renard;Charles Babinet;张彦戈;
    1989, 6(04):  1-7.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对从转基因鼠所得到的大量观察进行了报道,以便检验将基因直接导入家养动物的可行性。外源基因的组织特异的或一般的表达已经实现,并且有证据表明它可与内源基因相配合进行活动,这些结果表明参与某些有动物技术价值的特征行为(如食物消化,泌乳,免疫反应)的器官(如肝、乳腺)或组织(如外分泌腺、B淋巴细胞)的活动,通过基因转移得到适当的促进。目前,偶而也能观察到外源基因的异常表达或传递;有时转基因动物的生殖力会严重下降。这些失控行为及至今尚在使用的将基因导人生殖系的低效率方法,对于基因工程在家养动物中的应用仍是一个主要的障碍。
    基因转移与动物繁育
    R.B.Land;I.Wilmut;张彦戈;
    1989, 6(04):  7-12.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们可以从动物体内分离到基因,并在体外进行扩增,修饰,然后导入该种或不同种动物体内。而这种外加基因的效应则依赖于所选择的转移基因的调控序列和结构序列。正如人们预料的那样:单一基因(如酶基因)的转移大多不具有生物学效应。但可采用其它手段,如增加某单肽(如生长激素)的浓度即可影响整个代谢途径的活性。通过转移一个带有控制序列的重组基因,可达到上述目的。因该控制序列摆脱了激素内源反馈系统的控制。某些能合成特殊蛋白产物的基因可以改变动物的性状(如产毛或产奶),或生产人类药用蛋白(如凝血因子)。重要的是要确定基因有益及有害两方面的作用,并用传统的遗传筛选方法比较所获得的效益。基因表达决定于整合的位点及拷贝数,这一点将会在每个转基因系中得到证实。
    Eμ—myc转基因小鼠:一种高发生率的自发性淋巴瘤和早期B细胞白血病模型
    Alan W.Harris;杨仁池;
    1989, 6(04):  12-13.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肿瘤基因的转建对自然环境中的细胞的影响可利用转基因小鼠来评定。转基因小鼠是将一个基因插入小鼠基因组,随后通过正常繁殖而延续。作者将命名为Eμ-myc的DNA序列导入小鼠,该序列是从小鼠浆细胞瘤中分离出来的,瘤细胞中正常myc基因已连接到Ig重链强化基因上。在这种转基因小鼠中,Eμ—myc转基因仅在B淋巴细胞中表达,使B淋巴细胞较正常增殖快;小鼠出生前,前B细胞群即扩增到约正常的5倍,而B细胞却略减少。因此,由Eμ—myc基因引起的B细胞增殖是有限制的和良性的,但是,这些小鼠亦发生B细胞性淋巴瘤。为了建立Eμ—mye小鼠作为淋巴瘤发生
    转基因动物
    Rudolf Jaenisch;金振华;
    1989, 6(04):  13-22.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由于建立了将外源基因导入生殖细胞,并使插入基因在机体中成功表达的技术,使得动物的基因操作能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向前发展。从转基因技术方面得到的资料,几乎涉及包括发育基因的调节、致癌基因的作用。免疫系统以及哺乳动物的发育等现代生物学的各个方面。由于特异的突变能被引进转基因小鼠,因而有可能建立人类遗传疾病的精确动物模型,开始对哺乳动物的基因组,在遗传上进行系统分析。将基因导入哺乳动物的生殖细胞,是生物学最新重大技术进展之一。转基因动物已
    转基因动物的研究
    史瀛仙;
    1989, 6(04):  22-27.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免疫系统的复杂程度只有神经系统能够超越它。免疫系统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体液反应包括B细胞和它所产生的抗体;另一部分是细胞媒介反应,包括T细胞。体液的和细胞媒介的反应都受主要的组织相容性复合基因(MHC)编码的蛋白质的影响。免疫反应的基因导入小鼠是一个独特的方法,不仅能了解个别基因的调节,同时也可以了解这个系统中的复杂关系。两个相同的轻链和两个相同的重链免疫球蛋白多肽结合成四体。形成一个具有独特的抗原特异性的功能抗体。编码重链和轻链的基因在它们能表达成为功能mRNA。而产生相应的蛋白质以前,必会进行重排。第一
    分子农场:用转基因动物作为生物反应器
    Jennifer Van Brunt;剧冬红;
    1989, 6(04):  27-32.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所有看了1982年12月16日《自然》杂志的人,都不会怀疑封面上的两只老鼠有着明显的实质上的差别——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两倍。“超级老鼠”也许是历史上唯一成为明星的啮齿动物,不仅因为它大,它还是一个转基因动拗。它的超常生长受与鼠金属硫蛋白—Ⅰ基因的启动子融合的鼠生长激素结构基因所控制。超级老鼠直观地说明了遗传工程能够深刻改变动物的表型。这一实验的成功与80年代早期其他的一些实验,使得受挫多年的愿望得到了园满完成,即改进与完善产生转基因动物所需技
    转基因动物的研究开发动向
    诚;
    1989, 6(04):  32-33.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转基因动物目前已成为生物技术商业开发的热项目,同时开发重点似乎也在从长期课题转向短期目标,即从发展抗疾病性强生长快的食用动物转向短期内可获得高附加价值产品的下述领域:医学研究用动物和药品生产用动物。 (1)医学研究用动物:在医学研究上,一直是用动物作实验;但许多动物并不真正能患人的疾病,因之并不是试验治疗方法,试验某些致癌物质的真正合适模型。同时,有些大型动物,例如:目前用来试验乙型肝炎疫苗和艾滋病疫苗的黑猩猩,又稀少,饲养费又高,而且它也并不真正能得艾滋病,因之并非试验艾滋病疗法的真正合适模型。
    英国提出转基因动物管理准则
    诚;
    1989, 6(04):  33-34.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英国在转基因动物的研究使用上可能要成为第一个有正式条例准则的国家。英国遗传操作顾问委员会(ACGM)上月已提出这种准则,现还在审查待批中。根据这个准则,该委员会将成为转基因动物使用的最后仲裁者,它要求所有研究工作者向该委员会报告其使用转基因动物的意图。准则草案表明,该委员会特别关心的是转基因动物的释放和使用病毒、逆病毒载体进行移植基因。准备释放转基因动物的研究人员和计划使用病毒载体的研究人员,都必须首先得到该委员会的批准,但这种批准将
    会议报道
    1989, 6(04):  34-35.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东北三省第六届实验动物学术经验交流会议,于1989年8月29日至31日在哈尔滨市的黑龙江省科学会堂园满结束。会议就实验动物的饲养管理、科学研究、疾病防治、质量监测、开发利用等广泛的课题进行了交流,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这次会议涌现了许多新成果,新经验,是对东北三省(辽宁、吉林、黑龙江)实验动物科技水平和科技队伍的一次检阅。经过长期酝酿,在本次会议上正式成立了东北三省实验动物科学技术协会。本协会是东北地区实验动物工作者的群众团体,其宗旨是互相交流、增进友谊、加强协作、繁荣我国实验动物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