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1990年 第7卷 第01期    刊出日期:1990-03-25
    论文
    乳突类圆线虫Strongyloides papillosus(Nematoda:Rhabditidae)在兔、Wistar鼠和小鼠体内的移行与分布
    陈刚;韩谦;孔繁瑶;蒋金书;殷佩云;
    1990, 7(01):  1-5.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FL经皮下感染兔后,其移行路线为皮下→肺→气管→食道→胃→小肠。在小肠内发育为雌虫,行孤雌生殖。 2:FL经皮下感染用地塞咪松或醋酸可的松降低免疫力的Wistar鼠和小鼠后,幼虫的移行路线与在兔体内的相同。168小时于Wistar鼠小肠内见一条已发育,体长增加的虫体。小鼠体内的虫体于感染后120小时消失。从初步结果看,Wistar鼠用为该虫的动物模型有待进一步试验:小鼠不适于用为动物模型。
    青紫兰兔与新西兰兔用于热原试验的比较研究
    陈玉川;李京士;米秋菊;李锦铭;
    1990, 7(01):  5-7.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我厂每年使用大量家兔用于某些抗生素和生化药品的热原试验。目前,国内用于热原试验的家兔多选用青紫兰与新西兰两个品种,这两个不同品种的家兔在热原试验中效应如何,不很清楚,一些有关专家学者对此看法也不尽相同,国内有关资料,尚未见公开报道,我们为了弄清这两种不同品种的家兔用于热原试验反应,而进行了体温稳定性和敏感度等多方面的探讨试验,以便选择适合我厂用于热原试验的家兔品种,现将初步试验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材料: (1)试验用兔:青紫兰和新西兰兔均来自本厂动物场封闭群生产的实验用兔。长
    无菌豚鼠血清溶菌酶含量的测定
    赵铭;
    1990, 7(01):  7-8.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溶菌酶为正常机体非特异性免疫防御机制的组成部分之一。近来由于对非特异性免疫研究逐步深入,溶菌酶与临床多种疾病的密切关系逐步得到证实。它多用于白血病的分型,一些疾病的辅助诊断指标及某些炎症的治疗。本实验采取琼脂平板打孔法,测定了普通和无菌的六周龄豚鼠血清溶菌酶水平,探讨了两者免疫功能的区别。材料与方法 1.试剂: 磷酸盐缓冲液(M/15 pH6.4): 用pH6.4的PBS溶解琼脂粉配成1.1%
    四种近交系小鼠生产群繁殖及生长发育的比较观察
    张百炼;王中宇;袁皓加;
    1990, 7(01):  9-10.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DBA/2N,C_(57)B1/6,BALB/c,615四种小鼠品系,是目前国内医学生物学领域,特别是肿瘤学、免疫学及药物筛选等研究中较常用的动物品系。其繁殖性能及生长发育情况在国内偶见零星报道。笔者对本所1986年引进的DBA/2N,C_(57B1/6,BALB/c,615品系小鼠生产群的繁殖性能及体重增长情况作了初步观察,对一些原始资料进行了整理,并作一般统计分析,从品系差异方面进行了讨论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一、动物来源:所用动物均系本所实验动物研究室自行饲养。DAB/2N于1986年5月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初步诊断和防治
    刘继锋;王明秀;赵占君;何梅英;刘小冀;杨洪星;李锦铭;
    1990, 7(01):  11-12.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又称猫瘟,它是由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危害猫科动物最严重的传染性疾病。我厂四月中旬发生了家猫以腹泻、发热和呕吐、停食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传染性疾病,前后共有47只成年猫发病。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血液学检查及送检结果初步诊断为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现将情况简要报道如下: 一、流行情况。 1)流行过程四月十五日,1只一岁猫出现病症死亡。以后接连出现,并逐渐增多,至第九天,发病11只,死亡5只,达到最高峰,以后发
    兔病毒性出血症研究进展
    林海祥;
    1990, 7(01):  13-15.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又称兔病毒性出血热、家兔出血性肺炎等。这是兔的一种新的病毒性传染病,该病发病急、传染性强,病死率高达90%以上,不仅严重危害皮、毛、肉用家兔,而且对实验用家兔的危害也很大,据悉,近一、二年来,仅北京地区的实验家兔繁育场就有多起兔瘟疫情发生。本病只在家兔中爆发,被感染兔大多数在二月龄以上,对各种兔都具有几乎相同的易感性。四季皆能流行蔓延,一般以春、秋冬三季发病率高,夏季发病率较低。传递通
    犬髋关节发育不良
    刘湖;
    1990, 7(01):  15-19.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犬髋关节发育不良(Canine Hip Dysplasia,下简称CHD)是犬的一种严重的遗传性疾病。由于CHD可使犬跛行,影响犬的运动,故又称“运动障碍症”。髋关节发育不良最早发现于人类。CHD的首次报道是在1935年。现已发现,CHD在几乎所有品种的犬中都有发生,而且以大体型品种的犬发生率最高。据最近的报道,发生率在10%以上的就有近50个品种,其中德国牧羊犬达20.7%。CHD的严重性,早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国外的研究报道很多。近年来,我国陆续从国外引进了数批德国牧羊犬。经过几年的饲养繁殖,现已有了
    猫爱滋病(FAIDS)概况
    魏泓;
    1990, 7(01):  19-23.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自从1981年美国首次报道了AIDS以来,AIDS发病率每年都在成倍地增长,世界上现已有138个国家报告了近10万个病例。要控制此病就需了解逆转录病毒引起免疫缺陷的基本机理。为此,人们在深入研究AIDS的同时,对逆转录病毒所致的动物免疫缺陷也进行了广泛研究。猫白血病病毒(FeLV)因为它所引起的猫免疫缺陷与AIDS很相似而受到人们的关注。FeLV是一种外源性C型逆转录病毒,受感染猫产生两类疾病,其一是白血病,表现为淋巴瘤、成红细胞性或成髓细胞性白血病。其二主要是免疫缺
    小鼠细小病毒抗体的检测
    卫礼;吴惠英;贺争鸣;
    1990, 7(01):  24-26.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小鼠细小病毒(MVM)普遍存在于开放饲养的实验小鼠群中,呈隐性感染状态,在某些条件下,可诱发此病,以致影响实验结果。由于小鼠呈隐性感染时,无临床症状,也无病理形态学的改变,很难分离到病毒,所以血清抗体的检测在诊断上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采用血凝抑制试验(HAI)、免疫荧光(IFA)和酶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来检测开放鼠群中的MVM抗体。材料和方法一、MVM标准株: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提供。二、MVM抗原的制备: 1.用于HAI抗原:MVM感染二代小
    大白鼠乳腺腺纤维瘤一例
    包梅莉;冯保明;吴克余;刘明;
    1990, 7(01):  26-27.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乳腺腺纤维瘤是属于纤维上皮性瘤的一种。乳腺腺纤维瘤内主要以纤维组织增多,而腺管增生不显著为特征。该瘤大多是单发性,亦有多发性。肿块境界清楚有包膜,触摸活动性大,质地中等硬度。按病理组织学可分为:管周型腺纤维瘤、管内型腺纤维瘤、囊内腺纤维瘤、巨型腺纤维瘤、多形性腺纤维瘤等五种。乳腺腺纤维瘤人较多见,家畜以乳牛为多,大白鼠乳腺腺纤维瘤的瘤内具有明显小叶结构,以此与人类有异。在此介绍一例。某医学院实验动物饲养室,于1987年1月,送检大白鼠一只,雌性,年龄6个月,体重356克(含肿瘤)。第一胎产仔6只,
    氯胺酮用于大鼠麻醉实验报告
    周坚;恽时峰;沙月珍;于春华;
    1990, 7(01):  27-28.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在医学实验研究中,大鼠常被选为实验对象。有些实验需要麻醉,以往一直沿用乙醚、乌拉坦和戊巴比妥类药物,前者麻醉时操作程序多且麻醉后需人护理,后两药近年来药品来源困难,且易过量抑制呼吸中枢死亡。我们探索用不同剂量氯胺酮行实验大鼠麻醉,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一、第一批:随机取本院动物室繁养的一级远交系SD大鼠37只,Wistar大鼠10只,共47只,体重200—350g,用国产氯胺酮加注射用水配成1%浓度行大鼠腹腔注射,分为每100g体重注射<8mg、10—15mg、16—26mg和≥30mg四组剂量,观察注药后出现麻醉时间(以大鼠自然倒下,头、肢体不动,捏尾或针刺皮肤无反应为指标)及麻
    澳大利亚进口禽用隔离器空气净化系统检漏实验
    邢松年;
    1990, 7(01):  29-31.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隔离器是培育饲养高标准高质量——无菌和悉生动物以及禽类的重要设备,也是临床医学、实验医学以及工业科学等领域科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设备之一。而隔离器的无菌隔离性能的维持,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空气过滤系统。而过滤净化微生物的效果又与很多因素有关,其中最重要的是过滤系统是否存在漏孔,因此必须对空气过滤系统进行严格的检漏实验,才能发挥隔离器的主要功能。为此,1989年3月经北京实验动物中心介绍,我们对中澳合作项目——天津禽病诊断研究中心从澳方进口的养鸡专用隔离器
    多功能电脑定时控制仪的研制及应用
    李双良;赵秋田;高增;
    1990, 7(01):  32-33.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随着生命科学与生物医学的不断发展,对探讨人类生命奥秘的生物仪器——实验动物的要求越高,以便获得准确,可靠及重复性好的试验结果。而动物实验的结果受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动物实验的结果是动物的遗传型、发生环境、邻近环境和实验处理的综合表现,因此在实验动物培育、饲养、繁殖、试验过程中提供舒适恒常的生活环境是保证获得科学试验结果的必要条件。目前世界上许多科学发达国家在实验动
    小鼠的非传染性疾病
    James G.F.;Bennett J.C.;Franklin M.L.;郦云漫;
    1990, 7(01):  34-37.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是受遗传、营养、环境、年龄和性别等因素影响的,其中许多疾病常随动物的年龄增长而出现。一、肝脏小鼠与年龄有关的损害在肝脏是常见的。6月龄时可见肝细胞和核的多形性,包括双核和多核细胞。轻度的灶性坏死有时伴发炎症,有时不伴发炎症,而轻度的灶性肝炎与一种特异的传染性疾病的联系难以证实。其他老年性肝损害有:伴有不同程度门静脉肝炎的胆增生;肝细胞空泡形成;淀粉样物质沉积特别是在门脉周区;肝炎绞窄或成疝;含铁血黄素沉积;脂褐质沉积以及肝
    无毛小鼠用做光照老化组织病理学的动物模型
    A.M.Kligman;陈筝;
    1990, 7(01):  37-37.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过度的暴露在日光下是引起早衰面容的主要原因。如果皮肤受到保护,临床变化会很小,没有重要的功能性变化。在长期的光照破坏下,会引起严重的结构和生理的不正常。紫外光的UVB区(280-320)及UVA区(320-400)引起的光照破坏可导致癌及严重的弹性组织变性。UVA比UVB破坏能力更强。皮肤日照病的含意包含光照老化的全部临床所见。即:变黄,变厚,皱纹、斑点、斑色、下垂、恶化前及癌的生成,色素赘生物等。大多数皮肤光照老化在第二个十年头进展较大,但只有组织学而无临床变化。经过
    《北京实验动物科学》杂志第6卷(1989年)题目索引
    1990, 7(01):  38-38.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北京实验动物学学会理事理会侧记
    尹力丽;
    1990, 7(01):  39-39.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北京实验动物学学会于春节前召开全体理事工作会议,在孙靖理事长的主持下,理事们纷纷对89年的各项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在学习和领会市科协90年学会工作要点的前提下,理事们着重研究了各专业委员会的工作,并结合当前国内形势,在90年工作安排中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类学术活动,保持学会特色。并在2月底举办一期“实验动物设施质量管理学习班”以解决实验动物房舍及设备的更新换代及提高问题,会上还重点探讨研究学会在咨询开发等方面的工作,理事们认为在新形势下,更应该发挥学会人才济济的优势,为本学科提供信息和优质服务。会上理事们对如何提高学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