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1990年 第7卷 第04期    刊出日期:1990-12-25
    论文
    我国实验动物科学事业十年来的成就与未来发展
    王仁武;
    1990, 7(04):  1-4.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我国的实验动物科技工作在八十年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重要的成就,这是大家所公认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国家十分重视实验动物科技事业的发展 1987年根据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提案,国务院开始把实验动物科技工作列入议事日程,责成国家科委协调管理全国实验动物科技工作。国家科委多次
    用于繁殖和生长兔的低蛋白全价日粮的研制
    刘源;
    1990, 7(04):  4-6.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在实验兔氨基酸营养研究还不深入的今天,日粮粗蛋白水平仍为营养素供给是否合理的重要指标。国外已进行了一些关于实验兔粗蛋白质需要量的研究,但所报道的推荐量变异较大。目前我国还没有实验兔营养标准,制定配方时多依据经验,养分供给往往不平衡,某些养分供给水平偏高,特别是粗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推荐量,
    Wistar大鼠临床血液学的部分生理数据和形态学特点
    冉新泽;阎永堂;魏书庆;罗成基;曾杰莉;
    1990, 7(04):  7-9.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实验动物科学已成为整个科技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尤其在现代医学科学实验中,成果的评价、研究水平的高低,无不取决于实验动物的质量及可靠的生理数据。为此,作者就近年来本室在进行复合伤大鼠输血与骨髓移植等项研究中累积的较完整的583只健康Wistar大鼠末梢血液指标和骨髓
    小鼠胚胎冷冻方法的研究
    刘云海;朱志庆;罗应荣;朱成宽;
    1990, 7(04):  10-15.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试验共用小鼠胚胎7858枚,对冷冻-解冻小鼠胚胎过程中的一些环节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冷冻过程中诱发结晶温度最好为-7℃左右,致冷时间以15—20秒为宜。致冷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引起解冻后胚胎成活率的下降。将胚胎缓慢冷冻至—0——40℃再投入液氮可获得较理想成功率。而—25℃以前投入液氮的胚胎其解冻后体外发育能力明显不如—30℃以后投入者。将胚胎冷冻管投入液氮的方式,对解冻后胚胎的形态和体外发育能力均有显著影响。将胚胎冷冻管插入液氮深部的效果显著优于漂浮于液氮表面者。添加甘油的方法对解冻后胚胎的体外发育能力无显著影响,三步添加甘油和一步添加甘油的胚胎,在解冻后培养的发育率和膨胀率方面均无显著差异。脱除甘油的方法明显影响解冻后胚胎的体外发育能力,在1/3M蔗糖液中分步脱除甘油的方法。明显优于在0.5M蔗糖液中一步脱除法。缓慢冷却至—36℃投入液氮的胚胎,在30~35℃水浴中解冻后体外培养成活率最高,而在0℃,10℃和20℃解冻的胚胎成活率明显降低。
    小鼠脑脊髓炎病毒GDⅦ株的繁殖及其血清学检查方法
    时建东;涂新明;蒋虹;吴小闲;
    1990, 7(04):  16-17.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EV-GDⅦ株脑内接种小鼠5~7天收获的脑悬液,经胰酶处理可获得高滴度HA抗原。本病毒接种BHK-21细胞后5天有细胞病变,而且病毒抗原阳性细胞可达90%。据此建立了HI和玻片EIA法检测GDⅦ血清抗体的方法。已应用于实验小鼠和豚鼠的常规检查。
    人类疾病的转基因模型
    陈筝;
    1990, 7(04):  17-17.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兽医与动物科学系和转基因科学公司(Worcester,MA)合作生产基因工程家兔用作人类疾病模型,这种家兔在心血管治疗研究方面已取得重要资料。遗传学明确的家兔可使研究工作者在每次试验用家兔的数量减少很多,因为一只遗传学
    广州地区正常小鼠轮状病毒无症状感染情况
    张嘉宁;谢孟坤;俞守义;罗观堤;
    1990, 7(04):  18-19.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动物和人轮状病毒(Rota virus,RV)是对同种幼龄个体具有高度感染力的病原。据报道,乳鼠的流行性腹泻(EDIM)也是由轮状病毒感染所致。但是正常小鼠是否携带这种病毒?所查国内外资料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特收集广州地区五个教学科研单位动物所繁殖传代的13~15日龄未断奶及成年昆明种正常小鼠,成年BALB/c正
    特定电磁波(TDP)对成年小白鼠生殖器官及卵细胞受精、发育的影响
    贺高智;吴培;武淑芹;安民;
    1990, 7(04):  20-23.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特定电磁波(TDP)辐射器,是我国一项重大发明,它是由多种元素作为涂层的金属辐射板,在热的激发下,所产生的一束中、近红外线波谱,具有明显的生物效应。自十年前问世以来,已比较广泛地用于人医,近年来畜牧兽医领域也在实验中应用。 TDP辐射器在家畜繁殖领域的一般实验,已有报道,如经照射改善公畜的精液品质
    31例Wistar大鼠自发性肿瘤的病理形态观察与分析
    郑春敏;朱清华;
    1990, 7(04):  23-24.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介绍了对370例慢性实验对照组Wistar大鼠的观察结果,其中有31例发生肿瘤,自发性肿瘤发生率为8.3%,观察结果表明自发性肿瘤的发生与年龄、性别有关。
    硒在动物免疫和抗感染方面的作用
    张淑平;王淑娟;
    1990, 7(04):  25-28.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当动物体内硒(Se)含量低于正常水平时,即会出现微量元素缺乏的症状,也会对机体产生其它不良影响。因为可以影响机体免疫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从而导致有害结果。近年来,许多学者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本文就硒在免疫和抗感染方面的作用做一介绍。一、硒在体液免疫中的作用 Berenshtin(1972)首先发现,给兔注射类伤
    动物染色体显带技术的研究进展
    陈禹保;
    1990, 7(04):  28-33.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染色体显带技术(Chromosome banding techniques)指对制备的染色体标本进行各种处理后,再进行染色,使染色体纵向长度上出现不同带纹的技术;始于Caspersson及其同事的开拓性研究。嗣后纷至踏来的各种显带技术相继出现,为染色体的精确鉴别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途径。不但为染色体分析的实验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大鼠E_s-4位点的新变异体
    H·Katoh;崔树良;
    1990, 7(04):  34-36.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报道了DK/Nac大鼠肾酯酶的一个新变异体。这个新变异体的酯酶是第五连锁群(LinkageGruop V.)的Es-4位点的第3个复等位基因决定的,暂命名为Es-4C。利用17个近交系做品系的分布调查,除了DK/Nac品系具有Es-4C型外,其它品系都不具有此型。虽然也做了远交群(JcL:Wistar和Jcl:SD),我们也没有发现带有Es-4C的大鼠。Es-4C型的遗传分析是用DK/Nac和BUF/Nac(Es-4B)阔的交配试验来进行的。结果表明,这一新的变异体是由Es-4C位点控制的。命名为Es-4C等位基因。
    携带人类染色体的小鼠
    陈筝;
    1990, 7(04):  36-36.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美国宾州大学的研究人员Cecilia Lo博士与细胞基因联合公司合作培育出转染色体“Transomic”小鼠——带有人类染体色的啮齿类。截止目前,用于培育转基因动物的转移遗传学材料只限于小DNA序列。转移较大的片段或整个染色体能够在动物模型上对人类生理学做更广泛的研究。例如,将全部产抗体的基因从人类的
    实验动物品种的保存和利用(续)
    刘思岐;
    1990, 7(04):  37-39.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四、封闭群动物保种的遗传理论 (一)封闭群动物的基本特征 1.大的随机交配群体: 由哈迪——温伯平衡定律(Hardy-WeinbergLaw)我们知道:在一个大的随机交配的自然群体中,各种基因的频率保持每代不变。封闭群动物保种就是要尽量使各种基因的频率保持每代不变(依次保持该品系的生物学特性),因此需要维持封闭群动
    外国犬猫统一译名建议
    高得仪;
    1990, 7(04):  40-41.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近些年来,养犬猫的人增多,从国外也引入不少犬猫品种,由于没有统一的犬猫译名准则,因此在报纸、杂志、书籍、英汉字典、广播和电视上,出现了许多同种异名或同名异种的现象,使人感到很混乱,同时也不便于和外国进行交流,如郑易里等编的《英华大字典》(第二版,1985)上把Beagle译成“猎兔猎犬”,同字典把Harrier
    美国从进口猴发现Ebola病毒及其引起的争论
    1990, 7(04):  41-42.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1989年11月美国弗吉尼亚州从菲律宾进口的食蟹猴发生了一种神秘的疾病,12月另一批从菲进口的食蟹猴运抵宾夕法尼亚州不久发生了不明原因的死亡。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从死亡动物的肝脏中分离出类似Ebola的病毒,并发现至少有7人感染上这种病毒,引起极大关注。 Ebola病毒是一种对人、猴致死性病毒,和马尔
    广州市实验大鼠流行性出血热
    1990, 7(04):  42-42.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州十单位实验大鼠发生流行性出血热感染及十几名实验动物工作人员受感染的情况应引起各地各单位实验动物工作者的重视,在工作中加强管理和防疫。
    几个实验动物病例及动物实验方法介绍
    泰爱平;杨佳文;王汝新;李永文;
    1990, 7(04):  43-43.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预防医科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秦爱平等人在实验动物管理中发现几个实验动物病例,总结了几个动物实验方法,现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