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科学 ›› 2023, Vol. 40 ›› Issue (2): 77-81.DOI: 10. 3969 / j. issn. 1006-6179. 2023. 02. 013
摘要: 目的 观察针刺对青年期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代谢和骨质量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青年期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 方法 将 40 只 SD 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针刺组,每组各 10 只。 模型组和针刺组通过去卵巢制备青年期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模型组不进行干预治疗,针刺组于术后第 2 周给予电针刺激“肾俞” “足三里”和“悬钟” ,每日 1 次,连续治疗 8 周。 通过酶联免疫法( ELISA) 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ALP) 和骨钙素(OC)含量;通过 Micro-CT 检测股骨骨密度(BMD)和骨形态学参数。 结果 干预 8 周后,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针刺组 ALP 和 OC 升高,BMD、骨体积分数( BV / TV) 和骨小梁厚度( Tb. Th) 减小,骨小梁间隙( Tb.Sp)增大(P<0. 05) ,表明骨质疏松造模成功。 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 ALP 和 OC 降低,BMD、BV / TV 和 Tb. Th 增大,Tb. Sp 减小(P<0. 05) ,表明针刺能够提高骨密度,改善骨微结构。 结论 针刺具有预防青年期骨质疏松症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针刺促进骨的形成和修复,提高骨密度,增强骨小梁的结构强度相关。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