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吴琳, 吴芳, 刘娅楠, 张娜, 陶成斌, 张延英, 徐晓艳.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制作流程详述及经验总结 [J]. 实验动物科学, 2021, 38(3): 62-. |
[2] |
杨贇昀,吴虓飞,胡宇驰. 逐瘀通脉胶囊对大鼠慢性低灌注诱发脑缺血损伤的影响[J]. 实验动物科学, 2020, 37(05): 57-. |
[3] |
张雪梅, 李 兵, 陈立杰, 焦卓敏,黄 山, 尚 宏. 电凝法制作Balb/c小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实验研究[J]. 实验动物科学, 2019, 36(03): 69-. |
[4] |
李长龙, 杜小燕, 郭萌, 刘欣, 霍学云, 陈振文. 长爪沙鼠模型群体的培育[J]. 实验动物科学, 2016, 33(03): 52-55. |
[5] |
翟小虎, 王斌, 宋亚刚, 沈甜, 马忠英, 文爱东 . 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模型的研究进展与思路[J]. 实验动物科学, 2015, 32(05): 55-58. |
[6] |
周 全,李熠明,张 璐,汤 球. Apelin-13 侧脑室注射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 影响及机制研究[J]. 实验动物科学, 2015, 32(01): 12-16. |
[7] |
李广意,邹柯杰,赵 娟,赵胜蓝,曾 杰. 利用灌注技术观察昆明小鼠 Willis 环的形态结构[J]. 实验动物科学, 2014, 31(03): 21-22. |
[8] |
何芳雁, 韩春妮, 李艳, 林青. 制作线栓法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要点及体会[J]. 实验动物科学, 2013, 30(04): 46-48. |
[9] |
赵永寿. 运动训练大鼠长期停训后海马一氧化氮合成酶的表达变化[J]. 实验动物科学, 2011, 28(04): 9-14. |
[10] |
孟莉;焦富英;乔敏;向绍杰;乔菊久;张颖;秦文艳;. 脑栓通颗粒对实验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J]. 实验动物科学, 2010, 27(04): 37-39. |
[11] |
杨志蓉;朱桂玉;甘世祥;冯书堂;. 肉苁蓉水提液对猪早期体外发育胚胎中NO浓度含量的影响[J]. 实验动物科学, 2007, 24(04): 27-29. |
[12] |
闫明;焦守恕;王钜;. 周期素依赖蛋白激酶5在脑缺血中作用机制的研究[J]. 实验动物科学, 2007, 24(04): 50-54. |
[13] |
杨慧;董小黎;. 脑缺血动物模型研究进展[J]. 实验动物科学, 2007, 24(01): 38-40. |
[14] |
张永斌;邹移海;连至诚;陈苇菁;刘晓秋;. 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的结肠电及NO变化[J]. 实验动物科学, 2006, 23(01): 17-19. |
[15] |
高卓,张力. 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失败原因探悉[J]. 实验动物科学, 2005, 22(01): 55-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