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1987年 第4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1987-06-25
    论文
    关于中国实验动物学会近期工作的几点意见
    钱信忠;
    1987, 4(02):  34-35.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各位代表、各位来宾、同志们: 今天是个喜庆的日子,也是值得纪念的日子,中国实验动物学会正式成立了。感谢各位代表的爱戴和信赖,推选我为理事长。我将很好地为全体会员服务,和同志们一道为推进我国的实验动物科学事业而努力奋斗,以不负同志们的重托。下面我代表理事会就如何搞好学会工作提出几点初步意见,这些意见很不成熟,希望与会同志批评指正。
    四川省实验动物科学简讯
    宋丹;
    1987, 4(02):  35-35.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四川省动物学会实验动物专业委员会86年12月4日至6日在成都召开第三次学术年会,这是我专委会历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盛会,有百余人参加,收到论文三十四篇。省动物学会理事长赵尔密、省科委周语今付处长等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会上就成立省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及统一动物价格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经过充分酝酿,改选出安德选
    迎接生命科学挑战,促进实验动物科学发展——中国实验动物学会成立暨首届学术交流大会记实
    春伟;
    1987, 4(02):  36-37.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一九八七年四月十四日至十八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实验动物学会成立暨首届学术交流大会》。中国实验动物界的这次盛会,显示了随着生命科学的迅速发展,实验动物科学事业欣欣向荣的景象,标志着我国实验动物科学事业的发展已日趋成熟,一个向纵深发展,面向世界,迎接生命科学挑战的崭新阶段即将到来,这真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大喜事。
    祝贺中国实验动物学会成立
    1987, 4(02):  37-37.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一九八七年四月十四日至十八在北京龙潭饭店召开了中国实验动物学会成立大会,大会胜利闭幕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验动物科学的全国性学术团体诞生了,它是我国实验动物界的一件大事,是我国实验动物科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众所周知,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的活的精密仪器。实验动物科学水平的高与低,在很大
    长爪沙鼠实验动物化的研究(之一)——长爪沙鼠驯养的探讨
    宋世钧;柳英侠;郭丹;
    1987, 4(02):  38-42.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又名黄耗子、沙土鼠、羟羊鼠等,产于我国的东北西北部、内蒙、河北、山西、甘肃等省以及蒙古人民共和国和苏联、中近东、非洲及东欧等地。长爪沙鼠(以下简称沙土鼠)用途甚广。做为实验动物的广泛使用,与大、小相比时间还不长、仍属正在开发中的实验动
    鼠棒状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陈德威;宋万敏;
    1987, 4(02):  43-45.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鼠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murium)也叫科屈氏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kutscheri),于1894年由Kutscher首先分离到,专性寄生鼠类,引起大白鼠和小白鼠的伪结核病。德国、英国美国、日本以及澳大利亚都曾报道过本病,国内尚未见报告。鼠棒状杆菌的感染多呈隐性,隐性感染的鼠除影响生长外,常在各种因素,如:X—射线照射、泛酸缺乏、可的
    SPP小鼠盲肠内容物中多形类杆菌的分离鉴定
    童少清;张业彬;钟品仁;
    1987, 4(02):  46-49.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报导了采用厌氧操作箱和Gas Pak罐联合厌氧培养系统及含有10%兔血的脑心浸液、Schaedler琼脂,从SPF小鼠盲肠内容物中分离出三株专性厌氧菌,经鉴定后,其培养特性,细菌形态,生化特性及药敏试验均符合脆弱类杆菌组(Bacteroides fra gilis group)中的多形类杆菌(B.thetaiotaomicron)特征。该菌是SPF小鼠肠道正常厌氧菌丛之一,平均每克盲肠内容物含菌量为2.6×10~(11)。
    实验小鼠螨病的调查
    殷佩云;王玉阁;
    1987, 4(02):  50-54.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某实验动物场的小白鼠发生了螨病,并有死亡现象。症状为瘙痒;头、颈、背、腹部的毛变稀疏,毛逆立,不规则的脱毛,患鼠瘦弱。经诊断为螨病后,随即将鼠群全部淘汰,后未再发生类似情况。在此期间,我们对发病场和另外两个实验场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材料与方法除对发病场的螨进行鉴定外,又从两个
    对实验性肝损伤家兔静脉输注复方乳酸钠葡萄糖液效果的观察
    马兰;郭仲;傅欣;杨国庆;高云翔;李文华;王国梅;吕英志;
    1987, 4(02):  55-58.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输液疗法对手术、创伤、急症及休克等患者,纠正其水、电解质及酸碱平变紊乱是十分必要的。但对于液体配方的选择多较慎重。特别在对血液乳酸水平升高、血液酸化,同时合并有肝脏疾患时,可否使用含有乳酸钠制剂做为碱性药物纠正酸中毒,一直存有争议。本实验对阻塞性黄疽致肝细胞损害的家
    猴艾滋病(SAIDS)的研究
    徐新来;
    1987, 4(02):  59-61.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损综合症(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mdrome,AIDS)是近几年世界范围内人群中流行的一种新的疾病。自1981年在美国首次确认后,引起了许多学者的注意。现在认为一种命名为LAV/HTLV—Ⅲ的D型逆转录RNA病毒,可能是该病的病因。该病死亡率在50%以上,二年以上存活率低于20%,而
    Nembutal注射液的应用
    乔惠理;吴昌珑;梁秀梅;
    1987, 4(02):  62-62.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1930年Volwiler提出了戍巴比妥钠有镇静催眠作用,其水溶液HP=10—11,放置一段时间可以慢慢分解。加热—冷却易成沉淀。后来有人为延长药物作用的时间及提高药效,配制了Nembutal注射液,配方如下:
    日本鹌鹑作为实验动物
    William Porter.D.V.M;James Terril.Ph.D;杜国清;
    1987, 4(02):  63-64.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日本鹌鹑(Coturnix coturnix japonica)大约于1595年首先在东方各国驯养并于1870年传入美国作为一种野味。与比较常用的鸟类模型如鸡比较,它个体小而结实,因而在生物医学中很有作用。事实上,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它就已在许多学科包括繁殖学、遗传学、营养学、生理学、行为学和毒理学的研究中被应用。甚至有人建议将它作为一种动物模型用来测试在美国的登
    北京实验动物学学会科技工作者联合会成立
    伊力丽;
    1987, 4(02):  64-64.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北京实验动物学学会科技工作者联合会于1987年4月8日下午在自然博物馆会议厅召开成立大会。市卫生局领导、中日友好临研所领导、学会理事长、秘书长等参加会议。会议通过了该会的章程并选举出首届委员会委员19人。由孙跃东付秘书长作了关于成立联合会的筹办情况报告,第一批会员有267人,初步统计有大专以上学历的65人,其中付研3人、助理5人、
    小鼠心脏采血法的改进
    大和田一雄;遇秀玲;
    1987, 4(02):  65-66.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小鼠的采血法已有很多报导。但要确实掌握这些方法,操作者必须相当熟练。需要多量血液时通常采用心脏采血法,通常经胸壁刺入心脏或切开胸壁在眼的直观之下,将针刺入心脏采血, Frankenberg 1979年报导了由胸隔前口进行心脏穿刺的方法。该法比以往采血法简便。因为用手进行保定,对技术的要
    人参皂甙-R_(g3)、-R_(h1)和-R_(h2)对实验性大鼠扩散型血管内凝血的作用
    Hideaki M;董万超;高春枝;
    1987, 4(02):  67-68.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S)、20(R)型人参皂甙—Rg_3,20(S),20(R)人参皂甙—Rh_1和—Rh_2已从红参中分离出来。研究了这些皂甙对凝血酶诱导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的作用及其对血小板的凝集作用。 20S、20R型人参皂甙—Rg_3,能抑制胶原和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凝集。20S型人参皂甙—Rg_3,20S、20R型人叁皂甙—Rh_1能抑制凝血酶诱导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前文报道了得自人参正丁醇提出物中的人参皂甙—Ro、—R_(b1)、—Rb_2、—Rc、—Re、—Rg_1和—Rg_2对血凝系统和纤维蛋白原系统均有明显的影响。最近,Kitaga,W、etal,从红参中分离出20(S)型人参皂甙—Rg_3,20(R)型人参皂甙—Rh_1,人参皂甙Rh_2。Odajima etal报导了人参皂甙—Rh_2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生。本文作者已报道了人参乙酸乙酯提出物中的皂甙对血小板凝集和凝血酶诱导的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的抑制作用。此文报告20(S)、20(R)—人参皂甙Rg_3,20(S)、20(R)—人参皂甙Rh_1和人参皂甙Rh_2对血小板凝集和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的影响。
    实验土拔鼠(Marmota monax)的寄生虫
    Douglas L Cohn;白广星;
    1987, 4(02):  69-71.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者研究了人工关养土拨鼠(包括捕获来的和自繁自养的)的寄生虫区系,并与刚捕捉的土拨鼠进行了比较。在新捕捉的野生土拨鼠的血液或皮肤中,Ackertia marmotae微丝蚴最为常见。当土拨鼠进入实验室饲养群后,则这种微丝蚴阳性率呈直线下降,但即使人工饲养39个月后,仍有53%呈阳性。在自繁土拨鼠群中,始终未见微丝蚴血症或微丝蚴皮肤病患者。用粪便漂浮法发现Obeliscoides Cu—niculi,Citellina triradiata的虫卵和艾美尔球虫(Eimeria sp)的卵囊。新捕获的土拨鼠经人工关养后,其o.cuniculi的数量呈指数减少,而在自繁自养的土拨鼠群中则从未发现这种线虫,但发现有Citeilina和艾美尔球虫的轻度感染。硬蜱(Ixode Cookei)、山蚤(Oropsylla sp) 相Andro laelaps sp等外寄生虫在新捕的野生土拨鼠也较为常见,但在人工饲养群中没有发现。未见任何与寄生虫感染有关的临床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