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心
投稿及查询
作者须知
论文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审稿中心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精彩推荐
更多>>
特邀
更多>>
前沿热点
更多>>
科学人物
更多>>
友情链接
当期目录
1988年 第5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1988-06-25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美国灵长类动物饲养及研究工作简况
孙靖;
1988, 5(02): 1-2.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目前美国十分重视非人类灵长动物的繁育及研究工作,并较快地取得有价值的科学成果。二十多年前,美国科学研究所需要的灵长类动物全部从国外进口,据统计,五十年代末,进口二十万只恒河猴,直到一九六八年,自己繁育的动物,仅占需要量的6%,一九八二年自给率约30%,计划到一九九○年达到全部自给。世界上森林的破坏、自然资源减少、栖息地缩小,有些国家对日益减少的灵长类动物实行出口限制,或宣布为保护动物,向外输出数量不断下降,价格不断提高,如一九六
自然衰老动物模型探讨 Ⅰ.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指标观察结果
贾万钧;刘健伟;韩志涛;
1988, 5(02): 2-3.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用老龄大白鼠、小白鼠做抗衰老免疫试验,取血较难,不便做体液免疫方面的动态观察。本文比较了四年左右和三个月的家兔(常用实验家兔月龄)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指标,探讨家兔做为抗衰免疫实验的年龄。因为四年龄的家兔在生殖方面已表现出衰老的现象,所以我们取四年左右家兔为老年组。
自然衰老动物模型探讨 Ⅱ、老龄家兔体内自由基、脂褐素及血流变指标观察
贾万钧;韩志涛;刘健伟;
1988, 5(02): 7-8.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我们在第一篇文章中报导了老龄家兔免疫指标测定结果。但是,做为衰老指标,免疫指标只是一部分。本文报导老龄家兔体内自由基等指标观察结果。材料与方法一、试验动物三个月大耳白家兔(青年组),四年右右大耳白家兔(老龄组)。二、自由基测定分别取家兔大脑、胸腺、脾脏、肝脏适量,置玻璃匀浆器中充分磨碎,过滤后加生理盐水至9ml,即为待测浆液。取待测浆液3ml,加入鲁米诺增敏剂3ml,用RM—2型晶溶发光测定仪测定发光强度(脉冲数/分)。三、脂褐素测定按Sohal R.S.的方法,取家兔脑组织适量,置玻璃匀浆器中,加入2ml蒸馏水,磨碎,加入氯仿—甲醇液7ml,充分振荡,离心,取氯仿层。用荧光光度计(HI-
实验用BEAGLE犬的饲育研究
林至刚;林远夫;舒家模;程鸿;杨幼明;
1988, 5(02): 9-14.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自1950年美国极力推荐BEAGLE犬为实验用犬以来,世界各国纷纷引进BEAGLE种犬进行饲育繁殖。由于该犬性格温顺,容易调教,遗传性疾病少,实验重复性好,尤其适合药理、循环生理、眼科、毒理、外科学等的研究。它实际上已被国际医学、生物学界公认为理想的实验用犬。目前,世界上BEAGLE犬的用量每年约十万头。日本从美国引进种犬作为实验用犬的饲育繁殖,是从1964年6月开始的。而我国正式引进种犬作为实验用犬饲育繁殖,是由我校实验动物部从1983年1月开始的。几年
“兔病毒性败血症”灭活疫苗免疫家兔产生血凝抑制抗体时间及保护力的观察
孙名杰;姚庆英;马连提;
1988, 5(02): 14-16.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近几年来,家兔发病率很高,尤其是“兔病毒性败血症”,经常以全身实质器官充血、肿大为特征而造成大批家兔死亡。为了控制本病的流行,给兔病预防提供科学根据,我们对“兔病毒性败血症”灭活疫苗免疫家兔产生血凝抑制抗体时间及疫苗对动物的保护力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一、种毒:由中国兽药监察所提供。用前将种毒1:5稀释后接种于易感家兔,在36-72小时发病死亡,再取肝脏、脾脏制成乳液,保存于-30℃冰箱备用。
小鼠腺病毒在鼠群中心感染及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比较
贺争鸣;吴惠英;卫礼;雷培琪;
1988, 5(02): 16-20.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采用ELISA法、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和酶免疫分析(EIA)三种方法检测小鼠腺病毒血清抗体,并对三种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了比较。同时对国内14个省市的38个单位的开放饲养和SPF小鼠腺病毒的感染情况做了调查。用131只SPF小鼠的检测结果确定鼠腺病毒的阳性界限。结果表明:开放饲养的鼠群有程度不同的感染,而SPF小鼠的感染率为0%。三种血清学方法均可应用,其中以ELISA法最为敏感。
实验大鼠体外寄生虫的初步调查
耿志贤;仇志华;孙彦贞;
1988, 5(02): 21-23.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开放条件下饲养的大白鼠可感染多种体外寄生虫,影响实验动物质量,干扰医学实验结果。为查明鼠群感染现状,我们于1987年2月份对本中心小动物室的大白鼠进行了调查,兹将初步调查的结果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一、供检动物:均系中心普通开放环境下饲养的不同龄封闭群大白鼠。二、检查方法: 1.拔毛法:镊取易感部位被毛适量于玻片上镜检。 2.黑色背景法:颈椎脱臼处死动物,置于黑色纸上(纸的周边用透明胶带从反面将其粘住,留出部分胶面,以防虫体逃散)隔日检查被毛及纸上有无虫体。并收集虫体,以Hoyer氏液制成封片,于镜下进行形态观察。
持续感染地松鼠肝炎病毒的地松鼠肝细胞癌
pairicia L Marion;王光明;
1988, 5(02): 23-27.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虽然病毒宿主肝细胞癌的形成与人乙型肝炎病毒(HBV)和土拨鼠肝炎病毒(W HV)持续感染有关,而对与WHV有亲缘关系的地松鼠肝炎病毒(GSHV)的这种关系却知道的甚少。观察了五年感染和未感染GSHV的毕氏地松鼠(SpermophiNs beeheyi)种群的肿瘤形成。有7只地松鼠仅观察短短2.4年就见有肿瘤形成,在测出肿瘤时每只都超过4岁。肿瘤型多数是肝细胞癌;28只用于研究的带有GSHV的动物中有2只出现HCC,在23只带有抗GSHV抗体的地松鼠中有1只出现肝细胞癌。24只没有检出GSHV标志物的地松鼠没有出现HCC。检查的带病毒者中有1只的肝细胞癌组织中发现有整合的GSHV DNA。同样,在人和土拨鼠肝细胞癌中也经常发现整合的HBV DNIA和WHV DNA。虽然,本文报导的带毒地松鼠肝癌的发病率既没有带毒土拨鼠那样高,与不带毒地松鼠肝癌发病率也没有统计学上的差异,但这份资料仍能提示,持续感染GSHV也与肝细胞癌有关。
小鼠肝脏谷胱甘肽含量和酶活性的昼夜节律变化
B.P.White;童建;
1988, 5(02): 27-27.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昼夜节律是指的24小时变化的生物节律。已经发现动物对许多化学物质的生物学反应和敏感性都具有昼夜节律性波动,其发生机理还不十分清楚。为了了解控制室温在23℃时正常光周期(06:00时到18:00时光照)和倒置光周期(18:时到06;00时光照)对动物生物节律的影响,对CF—小鼠肝脏谷胱甘肽(GSH)含量、肝重、肝中r—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r—GS)和r—谷氨酰转移酶(r—GT)的活性进行了测定研究。
从患增生性回肠炎的地鼠中分离空肠弯曲菌
Ronald H Lentsch;Ronald M Mclaughlin;
1988, 5(02): 27-31.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来自供应商的两群金黄地鼠,3周后发病,患增生性回肠炎(传染性回肠增生)。经细菌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估计第一组200只地鼠中有75只,第二组200只中有60只患有该病。所有出现增生性回肠炎临床症状的地鼠中都分离出空肠弯曲菌(以下简称“空弯菌”)。病原体从粪便和回肠中分离到。许多无症状的动物都有以增生性回肠炎为特征的组织病变,除一只地鼠外,其他所有地鼠都分离到空弯菌。从另一供应商获得的48只无病地鼠中没有分离到空弯菌。用下述方法之一:病回肠浸出物,1×10~8个/毫升活的空弯菌或灭菌生理盐水灌服接种地鼠。用回肠浸出物接种的8只地鼠中均分离出空弯菌,其中有5只有增生性回肠炎的临床症状。用纯培养物接种的地鼠发生空弯菌移生到回肠,但无回肠增生。以上这些资料以及空弯菌与动物和人的肠道疾病的相关性,提示了空弯菌是地鼠增生性回肠炎的病因。但另外的协同和诱发的因素也应包括在内。
三种不同采血方法对Sprague—Dawley大鼠血液和临床化学检验的影响
JohnE.Bauer;高得仪;
1988, 5(02): 31-31.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雌Sprague-Dawley大鼠的眶下窦、尾静脉和心脏三种采血方法,对七项血液检验参数和七项临床化学检验参数都有影响。心脏采血测定的红细胞数、白细胞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平均值,比另外二种采血方法小,除白细胞数外,每项检验参数都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增多。心脏采血测定的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r—谷氨酰转移酶和肌酐的平均值比眶下窦和尾静脉采血测定的大。对于这些参数的每一项,眶下窦采血与心脏采血,其差别都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除乳酸脱氢酶
感染艾滋病的转基因鼠引起的争论
陶云霞;
1988, 5(02): 31-32.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发展一种研究艾滋病的动物模型的努力带来了新问题,即联邦生物技术规则的全面性的问题。争论起于目前由国家变态反应及传染病研究所(NIAID)正在从事的一项研究,该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目前正在进行一种转基因鼠的研究,这种转基因鼠的基因组中携带有艾滋病的基因拷贝。小鼠通常不受艾滋病毒感染,因此,病毒学家M.Martin将艾滋病毒的DNA拷贝注射到受精后的小鼠胚胎中,然后将此胚胎移植到养母体内,他希望由此产生的小鼠体内所有细胞均带有艾滋病毒DNA,并呈现类似艾滋病的症状。如果这种方法成功,
两个新非典型轮状病毒组的确定
方华;
1988, 5(02): 32-33.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两株分别从鸡(D/132)和猪(E/DC—9)分离的新非典型轮状病毒进行了抗原性比较和核酸分析。间接免疫荧光显示每株病毒皆有其不同的组抗原,而且这些组抗原与原有的轮状病毒组抗原也有区别。通过基因组剖析,这两株病毒的基因组RNA型和其他轮状病毒都有明显的区别。比较这两株病毒相应基因片段末端指纹图,可看出这两者间有很大差别;在染色体RNA序列上,不仅这二株病毒之间有明显差别,而且与
决定中和试验特异性的两种轮状病毒基因的鉴定
方华;
1988, 5(02): 32-32.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牛轮状病毒NCDV和猴轮状病毒SAll代表了轮状病毒两个不同的血清型。本文用基因分析方法测定用病毒特异性中和试验能分开的各个血清型的基因片段。由MA—104细胞体外合并感染SAII和NCDV株而衍生出的重组子代轮状病毒有16个。这些重组轮状病毒双股RNA片段的亲代来源,是用基因片段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上的迁移率,以及和事先用同位素标记了亲代病毒转录产物进行分子杂交两种方法测定。作者观
中澳科技合作北京实验动物中心项目在京奠基
高德乾;蔡敬;
1988, 5(02): 33-34.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中澳科技合作北京实验动物中心项目于1988年8月15日在京奠基。北京实验动物中心是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于1982年正式成立的。中心由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和北京市联合投资兴建,是四个国家级实验动物中心之一。现隶属于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它的兴建标志着我国实验动物科学已发展到一个新水平。北京实验动物中心在北京市科委、市经贸委和国家经贸部的大力支特帮助下,在市科委副主任、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季延寿的直接领导下,经过与澳大利亚专家一
新医药学研究所王仲宇等经3年努力培育成功裸大鼠并制出胃癌动物模型
1988, 5(02): 35-35.
摘要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甘肃省新医药学研究所动物研究室主任王仲宇和助手经过3年的努力,成功地育活了一种对癌症研究有很大价值的实验动物——裸大鼠。并于1988年6月1日由甘肃省科委主持下通过科学成果鉴定。裸大鼠是目前研究肿瘤最理想的实验动物,也是免疫、病理、药理、生物等研究领域中的极为珍贵的实验材料,由于它体内胸腺残缺,有严重的免疫功能缺陷,抵抗力十分低,需要在特殊的无菌环境中生长,其饲养极为困难,国外只有少数发达国家可以培育。甘肃省新医药学研究所是我国继上海之后第二个培育成功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