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吕淑婕, 郭 雯, 方 亮, 张彩云. 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及体内外模型研究进展[J]. 实验动物科学, 2024, 41(3): 79-84. |
[2] |
匡嘉兵 郭 松 雷建平 程煜方. miR-494 调控成骨细胞分化及基质矿化的机制研究[J]. 实验动物科学, 2024, 41(2): 85-89. |
[3] |
匡嘉兵, 郭松, 雷建平, 程煜方. miR-494 靶向 TLR-4 通路在骨质疏松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J]. 实验动物科学, 2023, 40(6): 19-25. |
[4] |
赵凯悦, 刘蜜敏, 曾利, 姜海伦, 李卓荣, 徐芳, 刘睿.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瘤果黑种草子的抗炎机制[J]. 实验动物科学, 2022, 39(5): 7-14. |
[5] |
余莉, 邬洋. 苯甲酰芍药苷通过Nrf2 / HO-1通路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影响作用机制研究 [J]. 实验动物科学, 2022, 39(1): 44-. |
[6] |
包玉龙, 甘雨 范英兰, 朱竟赫, 武晓琳, 刘禾, 吴怡, 李国信. 射干止咳胶囊抗炎作用初探[J]. 实验动物科学, 2021, 38(6): 16-. |
[7] |
陈婷婷, 易桂生. 咳嗽变异性哮喘病理机制及造模方法的研究进展
[J]. 实验动物科学, 2021, 38(2): 74-. |
[8] |
管 彤,徐 渴. 野生小鼠的实验动物化及研究进展[J]. 实验动物科学, 2020, 37(03): 69-. |
[9] |
赵 娜,赵歆伊, 孟 琦, 邱雯贤,何 滨, 马小龙, 张艳淑, 姚 林,李 爽. 小鼠诺如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 实验动物科学, 2019, 36(05): 81-. |
[10] |
苗茸茸,曲显俊. 抑郁症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J]. 实验动物科学, 2019, 36(03): 80-. |
[11] |
胡 红,李子南, 郑 珊, 敬海明,冯 颖,尤育洲,李国君, 宁钧宇. 条件性基因敲除动物及其在毒理学研究领域的应用进展[J]. 实验动物科学, 2018, 35(02): 79-. |
[12] |
王丽平, 朱以良, 陈 芳, 刘 琴, 张 宜. 痛风模型动物的选择[J]. 实验动物科学, 2017, 34(05): 70-72. |
[13] |
陈珠, 杨彩霞, 倪婉晔, 毛晓健. 炎症性肠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J]. 实验动物科学, 2016, 33(05): 61-63. |
[14] |
陈臻毅, 徐强, 梁自豪, 饶军华.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及其动物模型研究进展[J]. 实验动物科学, 2015, 32(04): 54-58. |
[15] |
杨 磊,张延英,李 卉,万学中,吴建军. 黄柏煎剂的抗炎、抗菌作用研究[J]. 实验动物科学, 2014, 31(04): 14-17. |